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上海剩菜盲盒app-10块钱吃两顿,吃剩的盲盒火了

上海剩菜盲盒app-10块钱吃两顿,吃剩的盲盒火了

既环保又省钱,堪称完美消费。

作者| 殷磊

在望京凯德商城地下一层的一家餐厅,每晚9点后,五个密封的袋子会整齐地放在角落的餐桌上。 里面的食物原价100-110元不等。 之后,统一定价39.9元,一小时内售罄,并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剩菜盲盒。

“剩菜盲盒”里的剩菜不是客人留下的剩菜,而是后厨没做的饭菜,或者烤糕点、咖啡、寿司等轻食。

这些食物的保质期一般都比较短,两三天,最晚也就是隔天。 “剩菜盲盒”的概念类似于近两年流行的临时食品,但前者的保质期较短,只能在每晚餐厅关门前的短时间内出售,只能在线订购。

对于价格敏感的“剩饭世界”年轻人来说,8点到10点是他们的美食大战时间。

在抖音上,可以看到有人用“剩菜盲盒”来做一日三餐。 盲盒价格低,量大,吃的饱。 如果幸运的话,您甚至可以赢得惊喜。 7.9元的小笼包套餐、11.9元的陌陌点心局或远麦山丘、19.9元的寿司大礼包……几乎所有商品都在关店前以原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售罄。

据商家解释:“每袋盲盒装的东西都不一样,如果装的一样,顾客会认为我们在忽悠他。” 一些家庭人口众多的客户会一次购买多个盲盒。 重复的盲盒,这种客户一目了然。

合肥财经观察了几家店铺发现,取餐的基本都是年轻人,用户画像与出入写字楼的农民工有重合。

与早期“盲盒”概念的传播链类似,“剩饭盲盒”的传播链集中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这也决定了谁将成为这一概念的种子用户。

“剩菜盲盒”平台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布局,入驻商户主要集中在各大商圈,以烘焙、轻食、健康为主。膳食为辅,基本都是连锁品牌。

网络位置和地理区域都决定了“剩菜盲盒”的用户。 它并不像“剩余”这个词本身那样含糊不清。 它更时尚,在用户的二次传播下,更受欢迎。 它是社会的。

在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剩菜盲盒”成为不少UP主的新话题概念。 用个位数的钱买到原价三倍以上的食物,很有吸引力。 很多好奇的粉丝。

最早的“剩菜盲盒”概念起源于海外。 UP主们使用一款名为Too Good TO Go的应用程序,以超低价格在各大连锁餐厅下单扫描商品。 B站UP主“HOLA问答”“大师”制作的14期海外“剩菜盲盒”系列视频,平均观看量超过300万。 评论区里,希望介绍这款车型的声音几乎被“炸”了。

“剩菜盲盒”既环保又省钱,堪称完美消费。

01

在环保低碳、盲盒经济、临时食品三大标签的加持下,“剩菜盲盒”似乎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概念。

留学生、华侨成为“剩菜盲盒”最早的概念推广者。 国家将从2021年开始引入类似模式,慧食魔袋是最早的平台,主要业务定位在小程序。 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 “剩菜盲盒”的同类产品还有上海的趣味小包、包走PAKE-AGE、成都的米粒盒等,但除Food Wise Magic Bags外,其他平台大部分都没有离开公司总部所在的城市。位于。

这类创业公司几乎没有募集过资金,营销投入也不多,所以博主在社交平台打卡评价就成了“剩菜盲盒”的主要营销方式。 由于一些UP主节目的需要,在视频中有选择地放置了一些高价优质的食物,也俘获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北京终于有了‘剩菜盲盒’。” 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卓凡,很早就用过海外版的“剩菜盲盒”。 我立马下单,“整个取餐流程和国外app差不多,提前预定,晚上用取餐号取餐,都是打包的。”

在购买“剩菜盲盒”的几个月里,卓凡将这些剩菜整理成了自己每天的食谱。 根据糕点和寿司的保质期,他将它们分为下单后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 “我下单只要10块钱左右,就能解决两顿饭,这些东西不仅便宜,味道居然和商家柜台卖的一样。”

在“剩菜盲盒”平台的社群里,有人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小作文,讲述了自己在失业、生活贫困后最穷的时候如何成为自己主要的食物来源。 “在我最穷的时候,西施不小心跳进了我的视野。大数据这么贴心上海剩菜盲盒app,我没说穷话,大数据感受到了,给了我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各家门店“剩菜盲盒”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 店员会根据当晚门店的销售情况决定盲盒内容,有时还会为前来取盲盒的顾客提供选餐的机会。 剩下的,客户可以从中选择。 当然,这是一个特例。 大多数商店以包装好的盲盒出售。 一位店员说:“不久前,一位顾客来取餐,又点了一份,想在第二个盲盒里自由选餐。我说我们店里没有这个规定,他把我们拒之门外。抱怨。”

无论是在盲盒平台的售后反馈中,还是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分享内容中,“剩盲盒”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满意度”的反馈基本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投诉仍处于低概率情况。 当有人开始研究“剩菜盲盒”的商业模式时,却遭到了用户的劝阻——他们担心这种相对小众的盲盒形式会因为太过火爆而导致产品出现很多问题。

02

在“剩菜盲盒”在国内流行之前,抖音博主在介绍“剩菜盲盒”时,开场白大多是“xx人为了节约粮食,把剩菜做成盲盒”。 说明“剩菜盲盒”本身不仅求新,而且天生节俭。

Too Good To Go在其官网描述的是,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我们浪费掉,而这一恐怖的数据将让Too Good To Go在未来的ESG低碳评估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让海外投资机构对其青睐有加。

来源:Too Good To Go官网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消费一个“剩菜盲盒”,都有一个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理由上海剩菜盲盒app,这让Too Good To Go在全球积累了1260万用户和超过25000个合作伙伴。

与剩菜盲盒模式的鼻祖Too Good To Go相比,国内几家平台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以惜食魔法袋为例。 定位北京望京商圈后,10公里内即可下单。 商家品牌只有10个左右,这还是平台上商家比较密集的区域。 在更多的非商圈地区,5公里内没有订单的情况很常见。

食珍魔袋已经是国内覆盖面积最大的平台。 其他仅限于上海和成都的平台目前都是小而美的形式。 因此,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仅仅因为想要就下单并不容易。 的。

此外,国内平台也没有有效解决商家如何“避坑”的问题。 在 Too Good To Go 上,商店评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您做出决定。 在满分为5分的评分体系中,由于积累了足够的样本评分数据,4.5分成为了比较标准的防雷评分。

但目前国内平台的评分数量有限。 要想测试某个“剩菜盲盒”的含金量,只能当小白鼠。

一位店长告诉合肥财经,“其实平台是没有办法对我们放入盲盒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的。 这完全取决于店里的服务员,他负责装袋当天要放的东西。 决定了。”

也就是说,至少在一些门店,“剩菜盲盒”的每一次惊喜都是非常纯粹的个人决定,甚至店长、品牌商老板也不在干预范围之内。

另外,据店长介绍,“剩菜盲盒”对店面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生意。 “我们以前都是在打烊前买一送一,或者半价,这种活动其实利润更高,对路过的顾客更有吸引力。”

长期以来,许多生鲜食品店都有自己处理剩菜的方法。 首先,他们提供折扣和促销,然后将其余部分分发给商场内的店员或邻居。 “我们标的所有原价都是真实的,但我们真的赚不到钱,公司让我们做,我们就做。这些盲盒包装袋是我自己在批发市场买的。虽然它不赚钱,它赚钱。这是一件非常环保的事情。

据店员介绍,目前店内盲盒销量还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的起伏,一天五袋左右。 “一开始我打包了十袋,但发现这样会让关门后进店的顾客没东西买。买吧,然后我们再打包五袋。”

在海外Too Good To Go平台,不少地区门店售出的“剩菜盲盒”数量在5份左右。 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的商圈或富人区,由于平台店铺比较密集,一些抖音UP主可以在8点到11点这段时间抢到很多性价比高的剩菜。 “剩菜盲盒”的概念在国内还处于比较早期的状态,无论是品牌合作方还是用户都还缺乏基本的认知。

03

和很多创新模式的平台商家一样,“剩菜盲盒”需要规模效应才能发挥商业价值。 从目前盲盒平台的合作商家来看,以连锁品牌为主,个体商家很少。 一位店员表示,一袋盲盒售价39.9元,平台收取8元。 特点,接入大量连锁品牌可以解决最基本的地域覆盖和收入问题。 比如星巴克等餐饮巨头在国外就与好出门合作,但国内平台还没有接入。

关于“剩菜盲盒”能否规模化,甚至风投和本土生活巨头是否会进入,中国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风险,尤其是食品能否做盲盒的不确定性。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8月16日发布的《规范盲盒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有一条重要的条款规定,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对使用条件、储运、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有严格要求的物质、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食品等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食物在清单上。

该店员还告诉合肥财经,平台暂未对“剩菜盲盒”内的食品质量进行监管。

在BOSS直聘、企查查等平台查询发现,目前的“剩菜盲盒”企业基本都是小规模的团队运营。 Food Wise Magic Bag和Rice Grain Box的团队成员不到100人,甚至只有50人。 周围的人。 以这样的人员规模,要对十几个城市的合作店的食品质量进行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

夸张地说,盲盒里剩菜的好坏取决于服务人员的个人行为,甚至取决于他当天的心情。

据《美食大佬内参》报道,过期食品如何使用是餐饮人的秘诀,处于灰色地带。 有部分厂家勾结经销商或终端餐饮企业,将过期食材退回市场,修改保质期。 违法行为。

在品管监管几乎真空的“剩菜盲盒”,这一套灰色操作的介入,消费者是无从知晓的。

“盲盒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人会监督我,但我不希望任何客户对我安装的盲盒感到失望。” 一位店员展示着他精心挑选的精美包装袋,以及每个袋子里的不同食物,她说,“我提醒每一位顾客,这些东西最迟明天中午送达,在此之前,我保证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吃完。”问题,它们很好吃。”

不是每个店员都对自己的店这么负责,但就像我们去所有餐厅一样,没有哪家餐厅能完全避开厨师的神秘面纱。 在外面吃饭,最透明的反省就是著名的印度大排档美食博主刘勇的名言——干净卫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