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加盟吗?-是巨大泡沫还是金矿?备受争议的潮玩领头羊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加盟吗?-是巨大泡沫还是金矿?备受争议的潮玩领头羊泡泡玛特

本文为“价值公司”第1467篇原创文章,文章只记录“价值公司”的想法,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本人没有团体,不收取股票推荐费用卡通形象,不为客户进行财富管理。

前不久,《价值机构》再次追踪泡泡玛特,这家公司虽然一度饱受争议,但目前基本可以说它的模式是成功的,而且越来越像迪士尼。

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制作好的内容或者IP,然后利用一切渠道/手段去传播/放大内容,最终通过衍生品把所有内容的价值最大化(赚钱)。

迪士尼的商业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吸引力,一方面,人类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但精神需求是无限的,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空闲时间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即将到来的AI时代),因此,以内容为核心,能够帮助人们消磨无聊闲暇时光的行业必将迎来井喷。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业务会越来越受欢迎,并且斜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长。

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征

一般而言,凡是依赖创造力/创新的行业,都有“去中心化”的趋势,比如创新药、游戏、影视……

泡泡玛特的IP设计也不例外,他们都非常反规模。这也是为什么游戏行业有那么多小而美的工作室,创新药行业有那么多人手很少的生物科技公司,潮玩IP设计也有大量的个人设计师或独立工作室。

但不管是游戏、创新药、影视,还是泡泡玛特的潮玩具(我们暂且把PPMT当做潮玩具),虽然前端的创意竞争非常分散泡泡玛特加盟吗?,但后端的营销(或者说渠道)、运营等,都是规模经济非常强的环节。

以创新药为例,尽管新靶点、新技术、新思路催生的生物新秀层出不穷,但龙头药企的地位始终稳如磐石。核心原因在于后端营销网络、临床试验资源、商业化生产的规模效应足够大,让小药企觉得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将新药卖给大药企比什么都自己做更划算。

回顾全球领先药企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几起重大并购案基本是其成长的关键分水岭。此外,BD 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全球排名前 20 的重磅药物中,很大一部分并非现有药企原创,而是通过 BD 获得的,而且大多数都是进入临床试验后通过 BD 获得的。

典型的例子有,近期为辉瑞立下大功的新冠疫苗,就来自德国公司BioNTech;2022年全球头号药物Humira,源自巴斯夫诺尔,后被AbbVie母公司雅培收购;预计2023年成为全球头号药物的K药,并非默克研发,而是来自荷兰奥斯陆公司Organon团队,后被各级转卖,才被默克接手……

创新药企如此,隔壁的游戏行业现在也越来越如此。腾讯、网易现在更多是处于收购模式。靠自研打造爆款游戏《原神》的米哈游,截至 2022 年已进行了至少 24 笔投资。越来越多的游戏工作室也乐于将自己卖给金融赞助商,或者将开发到一定程度的产品卖给大公司。毕竟游戏开发和运营所需要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好游戏需要好的内容,更需要更好的运营。

这些导演到底想说什么?

虽然像泡泡玛特这样内容/IP公司高度依赖上游设计师的灵感,非常“分散”,但由于下游的运营、营销渠道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后期很容易形成像创新药、游戏那样的头部集中的格局。

如果一个公司能在后端建立足够强的壁垒,产生规模经济,一方面可以阻止同行与自己竞争,另一方面可以迫使上游的设计人员找你合作,甚至低价授权你的IP。

那么,目前PPMT的后端在哪里?

两个方面,一是直达消费者的渠道,截止2023年上半年,PPMT在国内拥有340家零售店、2185家机器人专卖店;海外拥有55家零售店(含合资)、143家机器人专卖店(含合资、加盟)、28家跨境电商平台站点。

终端渠道门店越多,尤其是在海外,壁垒自然也就越高。毕竟潮玩具是年轻人玩的,年轻人爱去商圈,商圈数量有限,黄金地段更是有限,占了一个就少了一个。如果潮玩具公司把线下的核心黄金地段全部占满,让消费者随处可见,就能形成非常重要的护城河。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用户运营能力了。消费者来了,你得留住他们,让他们不断复购。这个不是特别容易观察的,最好的侧面观察指标是会员数和复购率。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注册会员3038.8万,同比增长31.8%,会员复购率为44.5%。这组数据足以说明PPMT在用户运营方面的优势。

总结一下,PPMT 在后端还是有一定的壁垒,所以很多独立艺术家和知名 IP 供应商还是愿意跟 PPMT 合作的,目前上游的设计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每年的设计/授权费基本保持在 3%-4%,不算多。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其毛利和净利润率整体上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毛利在60%左右,净利润率在20%左右)。

泡泡玛特与阅文集团

就潮玩而言,PPMT的长线逻辑相对顺畅,通过后端建立的壁垒,获得了上游设计端一定的议价能力,因此潮玩行业并没有出现像长视频领域那样,大量企业相互竞争,导致上游企业开出天价,钱最终被设计师赚走的局面。

目前,PPMT已形成IP矩阵,堪称是一家实力雄厚的IP制作公司。

不过,想要成为迪士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PPMT懂得运营IP,善于挖掘IP的价值,甚至近期试水IP乐园业务,但正如前文所说,PPMT的IP基本只是没有内容的漂亮外表。没有内容支撑的IP,总是缺少灵魂。毕竟,如果算上全球知名的顶级IP,比如龙珠、米老鼠、多啦A梦、柯南、蜡笔小新,基本都是靠内容支撑的。

当然,公司本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中,其提到除了主题公园业务,也在专注于游戏和内容。游戏预计在2023年12月开启内测,可能在2024年上线。至于内容,公司将在2023年上半年组建一个小型制作团队,研究如何为公司的IP制作影视内容,主要是动画方向。

然而,制作好的内容并不容易,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阅文集团。

在中国,最擅长创作内容、拥有最多丰富IP的公司当属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

阅文旗下囊括了阅文、起点中文网、新丽传媒等业内知名品牌,聚集了极强的创作者阵营。截至2020年底,阅文旗下共有175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截至目前,阅文已成功输出《庆余年》《醉许》《鬼吹灯》《全职高手》《斗罗大陆》《琅琊榜》等一大批优秀网络文学IP,并改编为影视、动漫、游戏等多形态产品。

2023年上半年,阅文新增作家约20万,文学作品超35万部,汉字超195亿字,万册订阅新作品数量同比增长超120%,月票超万的作品数量同比增长超50%,平台的虹吸效应在阅文充分展现。

可以说阅文这个IP是PPMT永远羡慕不来的,阅文旗下有非常多的优质作者和优质IP,而且优质作者和IP的库还在不断增加。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稀缺,对各类IP改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阅文的未来应该会非常光明。

可惜阅文虽然潜力巨大,却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其IP变现的主要方式还是电视剧收入(将网络文章改编成电视剧、电影)……

我只能说,无言以对。

阅文集团属于腾讯系,整个腾讯打通了从上游的文字内容制作,到中游的电视、电影、游戏、漫画、动画等内容输出,再到下游的IP衍生品的全产业链,但阅文集团的营收依然依赖于付费网络阅读和影视剧收入,令人唏嘘。

下面,我们来看看迪士尼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和利润:

有线电视网络(ESPN和其他广播频道),营收66.9亿美元,营业利润18.9亿美元;

2、公园、体验及产品,营收83.26亿美元卡通人物,营业利润24.3亿美元;

3、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以Disney+为代表的流媒体),营收55.25亿美元,经营亏损5.12亿美元;

4、内容销售及授权业务,营收20.82亿美元泡泡玛特加盟吗?,经营亏损2.4亿美元。

阅文现在有IP,但只有迪士尼的1、3、4,连最赚钱的2都没碰过;PPMT已经触及2的边缘,但像1、3、4这种赚钱不多但能给2带来很大支撑的业务才刚刚起步。

唉,如果腾讯收购PPMT,然后将其与阅文合并,中国的迪士尼可能真的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