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是什么玩具-泡泡玛特上市背后,成人玩具到底有多赚钱?

泡泡玛特是什么玩具-泡泡玛特上市背后,成人玩具到底有多赚钱?

3604 个字 | 阅读时间 6 分钟

来源 | (i-yiou) 文字 |张凯伦

Pop Mart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

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标志着其继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后,再次回归资本市场。

回归的泡泡玛特开盘价为77.1港元,较IPO发行价38.5港元上涨100.26%,截至发稿,股价已涨至81.75港元,市值逾1100亿港元。

上市前,资本市场曾给出40亿-50亿美元估值,认购期356倍超额认购,将泡泡玛特估值推高至70亿美元,不少投资者表示,市值突破百亿美元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由于上市首日就达到这样的水平,大多数人还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热度。

但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担忧,作为一家潮流文化公司,其设计的产品无法保证和维持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吉祥物设计,公司营收过度依赖头部IP,业务严重依赖品牌形象,未来能否支撑如此高的市值,业界表示怀疑。

毛利率接近70%。

赚钱能力堪比印钞机

2017年至2019年,盲盒行业发展迅猛,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泡泡玛特两年间净利润增长300倍,堪称一台赚钱的“印钞机”。

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

2018年、2019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25.4%、227.2%,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最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毛利率高于同行,由2017年的47.6%提升至2019年的64.8%,可谓“暴利”。

玩具零售普遍毛利率在40%左右,即便是毛利率与泡泡玛特相当的孩之宝,净利率也只有泡泡玛特的1/4,而与另一玩具品牌邦宝教育相比,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前者的2倍和3倍。

泡泡玛特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2019年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源于自研产品销量的增加,泡泡玛特自研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2.1%。

销量方面,泡泡玛特的表现同样惊艳,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净利润率近30%,近3年的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49天、45天、46天,相当于一家健康快速消费品公司。

近三年来,泡泡玛特除租赁外未发生过任何借款,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也由2017年的1.4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1.9,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逐年增强,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2019年末公司账面现金为3.2亿元。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泡泡玛特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潮玩品牌。

泡泡玛特一路受到投资人的青睐,据企查查了解,泡泡玛特迄今已获得八轮融资,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逾1亿美元。

出色的表现使得泡泡玛特的估值不断上升。

2019年从新三板退市时,其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而一年后,Pre-IPO轮融资时其估值已达25亿美元,Pre-IPO认购阶段的火爆表现更是将市场预期从40亿美元、50亿美元推高至70亿美元。

不过,泡泡玛特也经历过低谷。

2017年1月,泡泡玛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上市仅两年后的2019年4月退市。公司称,从新三板退市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并降低成本。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泡泡玛特退市是为了寻求在香港、中国或美国上市。

时隔一年,泡泡玛特再次赴港上市,无疑将“盲盒经济”进一步做大。泡泡玛特高速增长的背后,究竟靠什么?

招股说明书中列出了 384 个知识产权,

以及一个瓶颈

长达483页的招股说明书中,“IP”一词出现了384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IP就是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的独家IP,谁在同行中就有更大的竞争机会。”从事消费品行业的葛先生告诉亿欧。

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是IP,目前公司运营IP共计85个,其中自有IP12个,包括Molly、Dimoo等;独家IP22个,如Pucky等;非独家IP51个,包括米老鼠、Hello Kitty、神偷奶爸等。

正是围绕这些IP开发的各种潮流玩具产品,贡献了2019年82.1%的收入。

图片来源:Pop Mart招股说明书

Molly是泡泡玛特最重要的IP,2016年之前Molly玩具销量平平,直到推出首款“Molly十二生肖”盲盒系列,才打开市场,成为泡泡玛特招牌IP。2019年Molly系列产品销售额达4.56亿元,占泡泡玛特2019年总营收6.27亿元的80%以上。

虽然泡泡玛特也推出了Pucky、Dimoo、The Monsters等IP品牌,但招股书显示,除了Pucky在2019年贡献了18.7%的营收外,其他很多IP还未火起来,Dimoo和The Monsters的营收占比仅为5.9%和6.4%。

也就是说,泡泡玛特其他84个IP加起来还不及Molly的零头。吸金能力强的同时,对单一IP的过度依赖也成为了泡泡玛特的隐忧。

泡泡玛特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公司无法确保Molly的受欢迎程度能维持在现有水平,如果Molly受损或者无法维持现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公司将面临无可替代的困境。”

近年来,泡泡玛特着力培育新IP形象,与全球350多位艺术家保持密切联系,内部拥有91名设计师的创意设计团队。

面对泡泡玛特目前面临的IP瓶颈,泡泡玛特副总裁Sid曾表示,与更具普世价值的迪士尼IP相比,泡泡玛特的IP本身较为单薄,背后没有足够的故事内容来支撑产品的长期发展,也没有与公众价值观相融合的内核。

不仅仅是泡泡玛特,目前整个国内IP市场前景巨大,但尚未形成扎实的长期积累基础,IP资源开发利用形式还比较单一,产品也多集中在潮玩、盲盒等初期品类,产业发展整体相对滞后。

反观迪士尼,IP形象丰富,每个IP都拥有众多粉丝,无论是动画片、线下游乐园,还是毛绒玩具、服饰等衍生品,都不乏受众。仅以米老鼠形象为基础打造的周边就超过200种泡泡玛特是什么玩具,线下乐园60%的营收都来自IP形象衍生品的销售。

泡泡玛特CEO王宁曾表示,或许再过五年,泡泡玛特将成为中国最像迪士尼的公司。

有投资人表示,泡泡玛特对标迪士尼,给资本市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当下的潮玩赛道已愈发拥挤,泡泡玛特需进一步释放潮玩IP产业链中的价值空间,持续复制爆款IP,探索更多商业化路径,方能巩固先发优势。

上市后前景怎样?

2014年,天猫母婴玩具行业专家邵云杰发现,以乐高为代表的成人属性玩具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于是他将成人玩具从玩具大类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单独的部门。

成年人对于玩具的需求正在逐渐被看见。

“这些看似没什么用的小玩具,其实恰恰满足了成年人寻求精神寄托的需求,成年人有时候比孩子更需要玩具的陪伴。”泡泡玛特店员乐乐认为,小小的盲盒里隐藏着巨大的成年人消费市场。

元璟创投合伙人赵翔认为,随着95后成为消费主力,新的消费趋势正在形成,模型玩具的火爆其实就是小众消费品的火爆过程,未来增长可期。

上市后,泡泡玛特将进一步开拓国内潮玩具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至2019年的2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4.6%。受中国潮流玩具热度持续上升的推动,预计至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元,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从目前来看,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还处于竞争初期,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但也尚未形成市场垄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前五大品牌按零售额计算分别占中国潮玩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及1.6%,其中泡泡玛特以8.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目前泡泡玛特产品共有五大销售渠道,分别是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店、批发和展销会。零售店整体收入从2017年的1亿增长到2019年的7.3亿表情包设计,但其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一直在下降,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开始逐年提升。

泡泡玛特内部人士告诉亿欧,泡泡玛特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泡泡盒机”微信小程序、潮玩爱好者线上社区“啪趣”App。2019年泡泡玛特线上营收5.39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32%,近两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2.58%。

虽然线上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但不少消费者告诉亿欧,为了体验感,购买盲盒还是会选择线下门店。从摇晃盲盒估算重量、声音,到购买、打开盲盒的过程,其实都是在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

上述业内人士解释,虽然线上流量增长迅速,但只是起到增加体量、引流的作用更大,线下市场才是盲盒市场主要的增长空间。

因此,线下门店依然是泡泡玛特的根据地。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在国内33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14家直营零售门店;2019年泡泡玛特门店数量同比增长80.95%,门店面积普遍在100-140平米;2019年线下零售店销售额占营收的43.9%。

不少盲盒消费者告诉亿欧,泡泡玛特的新品上架速度非常快,这也是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进店购买的原因之一。

热门IP Molly 在2017-2019年推出了7/6/5系列,新IP Pucky 在2018-2019年推出了3/6系列,远超1983、Cool Toys 的产品迭代速度。

2020年泡泡玛特平均每月推出5.8款盲盒,每月发布4次新品,每次发布1至3款新品。

在高频次上新商品的强力刺激下,泡泡玛特注册会员复购率高达58%。

“能够满足顾客情感需求的消费品行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消费品行业的葛先生告诉亿欧。

最后的想法

《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盒各种口味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口味的。

盲盒亦是如此。

它利用盲抽、隐藏模特等方式,为每一次购买创造惊喜,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消费冲动。“如果画不出自己喜欢的,那就一直画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泡泡玛特是什么玩具,付出代价也没关系。”

但如何支撑人们对其产品的持续喜爱而非只是一时的好奇,是泡泡玛特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推荐文章:孟庆丰|北京大学纵横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