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盲盒抽奖是真的吗-恋爱的时候也需要画盲盒! 1元钱的命运真的可靠吗?

盲盒抽奖是真的吗-恋爱的时候也需要画盲盒! 1元钱的命运真的可靠吗?

除了购买女孩的微信账号外,有些商店甚至允许你拍摄卖家微信账号的照片。 不知道现在店主是否已经成功脱离关系了。

△店主的微信号最贵……/淘宝截图

有的商店还出售一堆爱情教材,这对于单身人士来说真是心痛不已。

△26G恋爱指南,我惊呆了/淘宝截图

也有人把小摊变身实体店——“脱单便利店”,与这几年很火的“失恋博物馆”组合成一个套餐,作为展览的一部分。

让人实在不禁惊叹商家的商业头脑:分手后去逛街,发泄情绪,然后趁机退出生意,销量还算充足。

△忍不住点了一份塞伯坦人。 我们有几十块钱为什么不买点东西呢? /美团截图

有人看透了真相:客服不是最好的吗? 微信、QQ上有很多小哥哥小姐姐。 您可以添加任何您想要的。

确实,不说水、电、店租等等,这就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一些实体店会“更负责任”地张贴购买说明,并告知买家:填写您的电话号码,即表示您自愿向店家授权您的个人信息。 如果以后有信息泄露或者金融交易的风险,别怪我。 [1]

无法保证交友质量是由盲盒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他风险完全取决于商家的良心。 或许不夸张地说,撕开盲盒外层,就是变相出卖个人信息。

毕竟盲盒抽奖是真的吗,交易成功,皆大欢喜; 如果交易不成功,几块钱也不算仁义,拍屁股走人,受伤的就只有消费者了。

除了网店之外,商家还把这项业务做成小程序,利用社交平台广泛发展代理商,具有聚合产业链的潜力。

一些相关小程序特别针对想要赚钱的大学生,声称在校学生可以免费加入和推广产品,每笔订单可以获得50%的佣金,还配备专属技术运营后台。 [2]

有没有突然有种“刷单月入万多”的感觉? 有多少大学生不为自己的双手就能赚钱而动心呢?

△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吗? /截图自某单免小程序

由于门槛低、容易上手,线上单盲盒被视为“互联网轻创业项目”的新风口。 有网友晒出了自己的账户余额,“一个小盒子居然可以让我一个月赚10万元”。 [3]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家网店显示,售价3.99元的“非单盲盒”已售出近6000套。 开发商“非单盲盒”订单也有所增加卡通形象,报价从200元到7500元不等。 无需等待。 [4]

然而,在骗子眼里,这些都是现成的猪圈。 如果不法分子愿意有机可乘,消费者警惕性不够,警方可能还得去直播间宣传反诈骗。

靠盲盒找对象?还不如去相亲

花钱抽盲盒后,消费者交友的体验是怎样的?

人们聊几句然后就分手是很常见的。 很多人在购买后发现自己被骗了。 要么没人加微信,要么就是微信商家或者机器人。 就连对关系感兴趣的店员也来凑热闹。 [5]

单盲盒的出现,让人有一种穿越回QQ邮箱飘瓶时代的错觉。 写下的是一个微信ID,装进瓶子里的是剩余的期望。 就像在约会应用程序上左右滑动一样,一切都是旧瓶装新酒。

有网友抱怨:“睁开眼睛都不一定能选到靠谱的人,更何况是盲盒。”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去公园相亲的时候,可以看到对方的长相,知道对方的学历。 但如果你买了一个盲盒,除了性别和一系列数字之外,你什么都不知道。

问单身盲盒是否靠谱,就像问你能否通过交友软件找到真爱——也许可以,但概率很难落在你身上。

仔细想想就会知道盲盒抽奖是真的吗,这两种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其实是差不多的:骗钱骗色,泄露隐私,后患无穷。

很少有人能通过盲盒成为恋人,感情的寿命也极其短暂。 人们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理解,那就是没有人真正期望一段浪漫故事是从一张小纸条开始的。

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缺乏承诺的关系,但有人可以交谈还是很好的。 只是,下订单的那一刻,热情可能已经达到了顶峰,聊了几句之后,热情很快就“降了下来”。

走出单一盲盒就像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 抱着“不贵,以防万一”的心态,尝试一下,说不定可以把自行车变成摩托车。

每个人都期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单身,但主动走出舒适区、结识新朋友对于社会来说更是困难重重。

事实上,除了脱单盲盒之外,剧本杀、密室逃脱也逐渐开始发挥“脱单武器”的作用。 这些有趣的娱乐活动比传统的交友方式具有更低的经济和心理成本。

单身人士、单身人士各种千奇百怪的交友方式吉祥物设计,核心不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找到最合适的人吗? 如果你一心一意地广撒网钓大鱼,避免花费过多的精力,你就没有耐心和一个活生生的人从零开始相处。

科技的车轮滚滚向前,带来新的便利,也粉碎我们的感性。 效率至上的原则逐渐改变了婚姻爱情的常态。

我宁愿面对快速无味的随意聊天,也不愿忍受孤独,寻求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但暧昧时间长了,肤浅、低质量的关系迟早会让人厌倦。 正如《挪威的森林》中的名句所说:“会有人喜欢孤独,但他们就是不喜欢失望。”

我们在“不主动、不拒绝、不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怀揣着白头偕老的纯粹幻想。

这样一来,商家大概就不用担心单盲盒的火爆能持续多久了。

中国人口基数大,单身人数逐年增加。 据民政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达2.4亿。 预计到2021年底,独居成年人数量将超过9200万。 [6]

只要有人单身,就总会有神采飞扬的新鲜韭菜。

成熟的爱情和婚姻焦虑

婚姻和爱情中的情绪被操纵

抖音上,“男朋友送我十根香肠”的爱情表情包火了; 网红情侣的生活已经成为典范。 电视剧天花板上的《心动的信号2》中的“奇闻”情侣让大家羡慕不已,不禁感叹“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甜甜的恋爱呢?”

独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 不用担心,只是害怕孤独,恐慌“人有我,我无他们”。 十年的努力与学习相比已经成为一种惯性。 即使谈恋爱,你也不能落后于别人。

在未知的驱使下,我们会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各种与婚姻、爱情有关的信息。

网络似乎总是创造“婚恋模板”来“教”我们如何暧昧、恋爱、结婚。 这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

△磕CP比谈恋爱香多了对/微博@赵奇君Ryan

婚姻和爱情之所以逐渐与焦虑联系在一起,与当今的网络氛围有很大关系。

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所说,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隧道视野效应”,让人们只关注单一想法或观点,排除异见。形成一个圆形隧道般的视角。

瑞士小说家罗尔夫·多贝利对新闻也持悲观态度:新闻会强化人们固有的偏见,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以为你看的新闻越多,你就能越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但事实上,这只会让你对整个世界更加不清晰。 [7]

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我们不妨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微妙的翻译理解。

对于缺乏情感体验的人来说,爱情是一个从未进入过的巨大空虚,伴随着好奇、不确定和焦虑。

你宁愿花一个小时看豆瓣群里的人聊天,也不愿花一分钟跟心仪的对象说晚安——他不回复岂不是很尴尬?

即使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最终你也会失望。 他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小红书上的博主都这么说,你去睡吧。

我们期望二手经验能帮助我们避开闪电,但如果我们不撞到生命的南墙,我们又如何理解这些经验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谆谆告诫世人: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我越爱整个人类,我就越不爱特定的人……我越恨特定的人,我对整个人类的爱就越强烈。”[8]

同样,我们离真实、具体的人越远,我们就越沉迷于爱的整体概念。

所以,放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吧。 和喜欢的人面对面的交谈,体会别人所说的快乐、悲伤、无可替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情。

参考:

[1][2]“走出单身盲盒”流行,你想要的爱情成了别人的“商机”

[3] 盲盒能透露爱情吗?

[4]“关单盲盒”是个伎俩,背后却隐藏着利益链

[5]东方快报评丨“脱单盲盒”风险盛行亟需跟上

[6]中国有14亿人口,我却还是单身

[7]李希光:我为什么不看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