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人气“盲盒”Pop Mart香港上市!万物皆可成“盲盒”,你入手了吗?

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人气“盲盒”Pop Mart香港上市!万物皆可成“盲盒”,你入手了吗?

从新三板退市不到一年,以盲盒闻名的玩具公司泡泡玛特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短短三年时间,泡泡玛特实现了营收的高速增长。从十年前“盲盒”的兴起,到如今盲盒、福袋、盲选等风潮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也身处在盲盒文化的蓬勃兴起之中?

盲盒销售火爆:新款已售罄

什么是盲盒?其实“盲盒文化”在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已有10年左右时间。所谓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画、影视作品周边,或是设计师设计的玩偶。之所以被称为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任何标签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打开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画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强化反复的决策,所以盲盒一时之间成为了让人上瘾的东西。

6月3日中午吉祥物设计,交汇店记者在新街口的几家文创店发现,虽然是工作日,但盲盒柜台前却驻足的年轻人络绎不绝。顾客中有学生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甚至还有父母怀里抱着的婴儿,都被盲盒鲜艳的包装吸引。在文创店担任导购员的小王告诉记者,即便在疫情期间,盲盒销售也很火爆,周末三个销售员忙不过来,最新款经常缺货。而她自己也因为喜欢盲盒来到这家店上班。盲盒为何如此吸引人?“长得可爱,越看越可爱,就想买回家。”顾客小玲说,自己一开始只是想买个可爱的娃娃,结果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堆回家。 “我在卧室里买了两排透明的收纳柜,专门用来放我画的娃娃。”

盲盒爱好者每年花费数万美元

资深盲盒爱好者鑫鑫告诉记者,她从2012年开始接触盲盒已有8年,买过一千多个盲盒,每年花费数万元。“那时候知道盲盒的人还不多,我还托人从韩国带回两个索尼天使娃娃盲盒。”

后来,盲盒的种类越来越多,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多。“大部分盲盒在文创用品、新式网红书店都会有购买点,还会有可以抽盲盒的娃娃盲盒机。”对欣欣来说,盲盒更是潮流文化,每一季她必去追。不仅如此,通过买盲盒,她还认识了一群和她兴趣相投的盲盒爱好者。“我觉得玩盲盒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的朋友圈,盲盒爱好者有不同的职业,有学生,有设计师,有程序员等等,我们加入了聊天群,聊天时还可以互相交换娃娃,很多人从网红变成了真朋友。”

书籍、文具、表情包……一切都可以成为“盲盒”

其实盲盒并不局限于画娃娃,笔、文件夹、钥匙扣、书籍等等都有属于自己的“盲盒”。

今年疫情期间,先锋书店线上推出了北岛、李健、阿姨特邀嘉宾盲选活动卡通人物,盲盒定价129元,月销量超千套。“不知道健哥会推荐什么书,这种期待感好棒。”网友小优说,收到盲盒后,有种拆礼物的仪式感,收到李健亲笔写的明信片,幸福感就更大了……

据先锋书店品牌运营经理林乐志介绍,先锋书店从2015年开始做“盲选”,是图书行业率先推行的。盲选有两种形式,线上形式是读者可以留言自己想要的书的类型或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书店会根据不同的留言来挑选图书;线下形式则分为不同的主题,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购买。“很多读者面对茫茫书海不知道如何选择,因此错失了很多阅读冲动。我们做的盲选活动,就是给读者和图书一个机会。”林乐志说,当实体书店推出“盲盒”时,他认为这并不是经济崛起,而是实体书店面对电商冲击走出的一条独特道路。 其中成熟的IP还有很多,比如故宫文创、韩国Line Friends、Kakao Friends等都推出了不同的盲盒系列生活用品;B站的《魔法鉴赏》抽盒机也将客户端logo的全套表情包实体化成盲盒,供用户抽取;甚至微信表情包也被做成实体“盲盒”供粉丝购买。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盲盒发现,出现的物品甚至包括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真是“万物皆可当盲盒”。

学者: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盲盒”

“盲盒文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以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盲盒’。”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陆远说,六七十年前的盲盒是火柴盒里的火花,二三十年前的盲盒是方便面里的贴纸。只不过如今的盲盒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营销手段也更加诱人。陆远认为,这说明任何大众文化现象,只有根植于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才能长久。比如盲盒、火花、贴纸的流行,是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收藏欲,而不仅仅是占有或购买。所谓潮流,就是不断流通和创新的过程,再古老的形式,只要赋予合理的创新,也能绽放出新的生命力。看来好奇心不仅可以害死猫,还可以上市啊!在这个万物皆可成为“盲盒”的时代,你掉坑里了吗? 交会电记者连欣萌、刘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