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多少钱一个双鱼座-泡泡玛特市值跌破千亿 盲盒经济泡沫挤压期到来?

泡泡玛特盲盒多少钱一个双鱼座-泡泡玛特市值跌破千亿 盲盒经济泡沫挤压期到来?

近一个月来,泡泡玛特(09992.HK)市值缩水一半,从最高点107港元跌至60港元以下。今日(4月12日)泡泡玛特盲盒多少钱一个双鱼座,泡泡玛特继续下跌,跌至58.1港元/股。谁也没想到,泡泡玛特股价下跌的速度,和它走上神坛的速度一样快。

这是价值的回归还是股息的终结?

据泡泡玛特上市后首财年年报显示,总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49.3%,经调整净利润达5.9亿元,股价略有回升,但距离鼎盛时期的千亿市值仍有较大差距。

事实上,自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以来,泡泡玛特就因“泡沫论”饱受争议,对于广大不熟悉“盲盒手办”的投资者来说,泡泡玛特的估值和股价都是难以理解的。

与此同时,除了市值之争,泡泡玛特还面临着新兴竞争对手。无论是美妆、52TOYS这样的老玩家,还是推出自有潮玩品牌TOPTOY的名创优品,甚至是博物馆等文创机构,以及各类线下餐厅、文具等零售店,都在加大布局,顺应“盲盒售卖”风潮。

“万物皆可盲盒”时代,盲盒是浪费钱吗?泡泡玛特的泡沫挤压期真的又到来了吗?

莫莉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2010年,创始人王宁受到香港人气杂货店LOG-ON的启发,Pop Mart诞生。

起初,这只是一家普通的卖玩具的公司。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1月9日,当时王宁发了一条微博:“除了收藏Sonny Angel,你还喜欢收藏什么?”

Sonny Angel 是当时日本很流行的玩偶,以盲盒形式出售,王宁的店里也有卖,而且占了整体销量的大部分。

这让王宁注意到了这款小娃娃的热销潜力。

而在该条微博下方,该网友的回答最终指向了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IP:Molly。

这是香港设计师王新明创作的小女孩,湖绿色的眼眸,金色的卷发,微微嘟嘴,面无表情。

随后王宁到香港拜访王新明泡泡玛特盲盒多少钱一个双鱼座,提出让泡泡玛特买下这个IP,进行制模、生产、推广,最后以盲盒的形式进行销售。

2016年7月,Molly星座系列产品在淘宝正式上线,预售200套4秒内被抢购一空。

从此,王宁打开了泡泡玛特的潘多拉盒子。

现在我们说到泡泡玛特,总会提到一个词——潮玩具。

那么它和普通玩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后者的价值在于可爱和趣味,前者的价值在于设计。

1998年,香港设计师Michael Lau将其独特的艺术灵感融入雕塑与玩具,并与街头时尚文化融合,潮流玩具由此诞生。

香港已成为时尚玩家的大本营。

其实,潮玩背后的母文化是黑街文化,涂鸦是其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表现形式在香港与玩具公仔相结合,形成了潮玩。

所以说到底,泡泡玛特是一个潮流品牌。

得益于NBA在中国的影响力,黑人潮牌文化、球鞋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风靡。2017年,国内又涌现出《中国新说唱》、《这就是街舞》等一系列与黑人文化相关的综艺节目,让这一文化彻底“出圈”。

很快,国内潮流品牌纷纷涌现。

不仅在中国,国外时尚品牌近年来也逐渐成为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

古驰(Gucci)、迪奥(Dior)等奢侈品牌纷纷与潮流设计师合作,时尚界开始被潮流运动的浪潮席卷。

从这个角度来看,泡泡玛特的爆红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历史的进程。

那么“盲盒”游戏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盲盒经济的鼎盛时期

类似的玩法几百年前在美国就出现了。

1993年,一位名叫哈曼德的美国人发现,纽约车站附近的自动售货机里购买口香糖赠送的小玩具卖得很好。

于是他开始从日本大量购买这些小玩具,并将它们与口香糖一起在自动售货机上出售。

到了1952年,美国已经有15000多台自动售货机,每年售出5亿多件玩具。

盲盒经济开始在各行各业流行起来。

所有这些营销都指向一个不变的基本逻辑——人为制造的稀缺性。

传统潮牌通过限量发售、线下抽奖等形式制造稀缺性,盲盒玩法与潮流玩具的结合,是新的饥饿营销手段。

泡泡玛特的游戏规则是:在一系列盲盒中,会出现12个常规模型,每个模型出现的概率为1/12;每12个盲盒中会出现一个隐藏模型,中奖概率为1/144。

另外有些系列还分为小藏版和大藏版,对于有强迫症的收藏者来说,要集齐,就得不断花钱、疯狂购买。

这就把原来“买不到”的稀缺转化为“买到不确定的型号”的稀缺。

先人为地制造稀缺性,再从制造的稀缺性中赚钱,不仅可以避免消费者疯狂抢购产品,还可以防止因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销量损失。

这就实现了将人为的稀缺直接转化为销量的过程。

盲盒这种概率游戏带来的稀缺性,造就了二级市场的存在。在闲鱼上,热门隐藏款的价格一度被炒到售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爆款也能溢价出售。

从潮流品牌的角度来说,产品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天价,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二级市场带来的价值,是一种消费时的安心。

泡沫还是价值回归?

Pop Mart 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

时尚的走向难以预测,Pop Mart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盲盒。

其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的Z世代,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能否把握年轻一代的审美,引领未来潮流,是潮玩的竞争力所在,目前泡泡玛特还远未达到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的盲盒潮玩品牌中,除泡泡玛特外,国内销量前十的还有长草燕子、五皇万水、小琥珀、罗小黑、阿狸等,都在争夺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泡泡玛特旗下有93个IP,其中自营IP12个,独家IP25个,非独家IP56个,但公司50%的营收都靠前9个IP支撑。无论是大量引入IP,还是用股份捆绑设计师,都足以说明泡泡玛特并非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危机。

随着新玩家的崛起,泡泡玛特还能在潮玩行业霸主地位维持多久?

泡泡玛特在不断收购潮流资源,扩张自己的帝国,但潮流界真正无敌的名字却寥寥无几,这或许有些荒唐,因为潮流或许根本不需要帝国。

时尚是酷的、叛逆的、个性的。

但现实中的潮流是藤原浩、山本耀司、KAWS,对名字和IP的盲目崇拜,他们相互合作,用更多联名来创造更高的溢价。

这是一个被限量炒作起来的盛大、精致的泡沫。

“我个人觉得,五年后,我们可能是中国最像迪士尼的公司。最像迪士尼,不是说我们会拍出像迪士尼的电影,而是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拥有多个IP的大集团。”

王宁在一次会议上如此描述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设想。

“东方迪士尼”的梦想是甜蜜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潮玩IP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此短暂ip形象,泡泡玛特如果再没有经典内容,一不小心就会枯竭。

2017年至2020年,Molly IP的收益占比逐年下降,分别约为89.4%、62.9%、32.9%及14.2%。

年轻人是永恒的吉祥物,但IP却是永恒不变的。泡泡玛特并不是唯一一家以迪士尼为“对标”的潮玩企业,如何放大IP的生命力与价值,是泡泡玛特绕不开的重要一环。

归根结底,潮玩的消费是靠内心的情感驱动的,因此品牌要想持续增长,必须依赖源源不断的IP,赋予IP文化或内容,营造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也是泡泡玛特近日表示,正在考虑内容、虚拟形象构建、游戏业务,赋予娃娃世界观并提供反馈的原因。

诚然,IP行业很难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实现持续裂变,内容需要积累。

作为一个小众新兴行业的领军者,如果你看好年轻人的赛道,对泡泡玛特的长期投入是有价值的,但你也得接受,圈地抢地的时代或许真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