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微信开盲盒是什么意思-盲盒里能找到真爱吗?成功率微乎其微,还会泄露隐私,还要收智商税

微信开盲盒是什么意思-盲盒里能找到真爱吗?成功率微乎其微,还会泄露隐私,还要收智商税

剧本杀后,另一种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出现了。

近几个月,脱单盲盒风靡各大社交平台,让无数年轻人争相种草打卡。从网络电商到路边摊再到实体店,纷纷开始“卖脱单”盲盒致富的“想法”。

所谓“脱单盲盒”,是指单身男女将包含个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放入盒子中,然后由经营者以盲盒的形式进行售卖。 价格从1元到几百元不等,实现盲目。 框约会目的。 通常这样的盲盒会显示性别、生肖等信息,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你可能会画一个1.87米的帅气小哥哥,也可能会画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正是这种浓厚的幸运色彩和网络社交的“零尴尬”,让盲盒相亲的形式一时成为年轻人交友的新潮流,甚至有人靠卖盲盒月入过万. 不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大型外卖盲盒便利店的主要营收并非来自1元或9.9元的外卖盲盒,而是其带来的流量变现; 而年轻人想要脱单,光靠盲盒是不行的。 甚至有人留下联系方式,屡遭他人骚扰。

”脱单盲盒是配件,最低8888元,最高6万元。您可以成为我们的付费会员,享受一对一红娘服务。如果您想定制另一半,这里有会员费没有上限。” 线下盲盒店的红娘告诉记者。

盲盒热是如何兴起的? 脱单盲盒真的能找到伴侣吗? 其背后的流量变现业务能否长期运营,脱单盲盒业务现状如何?

单身经济下,单身盲盒成年轻人社交新方式?

“写盲盒29.9元,看盲盒3元。” 成都一家外卖便利店的负责人石先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他的业务已经开到了全国各地。 记者走访的这家门店于今年8月正式开业,是最早做“下单盲盒”业务的门店之一。

据施先生介绍,他们的团队属于大学生创业团队。 早在2017年,他们就开始涉足年轻人单身经济业务,并打造了红极一时的《失恋博物馆》。 当时,它在全国拥有16家加盟店。 . 后来石先生的朋友利用失恋博物馆脱单,在盲盒的启发下,团队推出了“盲盒便利店”,并选择在成都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城市推广。人们聚集。 前期,施先生的团队投入约15万元,在小红书、抖音、大众点评、美团、高德地图等平台进行推广宣传。

由于“脱单盲盒”的独特创意,迎合了年轻人对交友的好奇心,再加上一点运气的加持,以及团队前期积累的人脉资源、营销宣传经验,施先生的脱单-订单便利店自推出以来在中国广受欢迎。 全网掀起模仿热潮。

如今,石先生的店里已经积累了4000多个盲盒。 除成都总店外,还在全国拥有四家加盟店。 “受疫情影响,实体店人流量有所减少,但每天仍有很多人前来咨询加盟店。我们预计,便利店外卖热潮将在2019年达到顶峰。”明年三四月份。”

施先生店里的盲盒。

其实,除了线下实体店,盲盒还有其他几种玩法。

一种是“一元路边摊”。 城市繁华的商业区,一个招牌,两个纸盒,一支笔,加上一些诱人的噱头,摆起了简易版的盲盒摊。 写一张纸条一元钱,画一张纸条一元钱。 这种一元钱就能遇上“真男人/女儿”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不少年轻人选择了买单。 由于这种商业模式成本低、操作简单、流量大,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涌入,从买家变成了卖家,甚至还给自己的摊位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月老办事”。抖音曾评价,开个“月老办公室”一晚能净赚300元左右。

然而,如今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一元路边摊”却难觅踪影。

另一个是在线脱单盲盒小程序。 无需身份验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写个盲盒还是几块钱,抽个盲盒几块钱,用户就可以享受“偶遇之爱”。 某微信小程序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这类小程序的源代码是开源的,找人帮忙修改上线只需要200-500元。 对于线上盲盒商家来说,靠小程序赚钱是其次ip形象,“重点是私域引流”。 吴先生的小程序上线一个月就积累了7000多用户。 此外,吴先生还向记者介绍,圈内一家卖下单盲盒付费H5的商家,利用经销商推广,在10月1日至3日的三天时间里积累了超过30万用户,收入并不高。 飞。

单盲盒能“解救”年轻人的脱单焦虑吗?成功率很小,有的入局后被骚扰

21岁的河南北漂青年小丽,因成绩平平,初中毕业后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今年9月,抖音突然掀起一波下单盲盒。 出于好奇,小丽在小程序上留下了个人信息便条,并跟风参加了盲盒。 游戏。

“过完年我就22岁了,打工后就没跟伴侣说过话,家里人很着急,我也比较害怕社交,当时很流行盲盒,所以我玩弄潮流。” 小李告诉记者表情包设计,下班后没时间找对象,再加上性格内向,不熟悉地方,下班后的生活一直很单调,也从未谈过恋爱。 然而,小丽并没有通过摆脱单身盲盒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其实通过小程序加小李的人屈指可数。

莉莉是一个刚开始在成都工作的女孩。 她在网上看到一个便利店坏掉的帖子。 “成都第一家倒闭便利店”、“很适合社交恐惧症的单身狗”等描述吸引了她。 下班后,莉莉兴冲冲地带着朋友去店里打卡,并付钱买了一个盲盒,上面写着她的信息。 在这家线下便利店里,每个盲盒的外层都会写上瓶主的一些基本信息——生活/工作区域、出生日期、理想型、打瓶日期等,方便顾客进行初步筛选. 除了这些基本信息,一些“注意事项”也会增加被选中的概率,比如男生在瓶子外面标注180+等等。

店内盲盒外观。

然而,想象中的甜蜜爱情并没有到来。 反倒是,在加了百合后,一名男子像查账户一样,不停地盘问百合的个人信息,并持续骚扰百合。 被百合删除后,他又反复添加百合。 随后,莉莉联系上了便利店老板,让他把男孩的瓶子拿走。

一开始,雯雯和莉莉一样,只花了29.9元就留下了一个装有个人信息的瓶子。 不过,为了增加曝光率,文文又花了99元成为了这家店的“日推女郎”。 ”,其信息被店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朋友圈中,雯雯的脸被蒙上了,依然以“盲盒”的形式出现,但照片中她穿着jk一身制服,高挑修长的身材吸引了众多店铺顾客,要获取雯雯的联系方式,每位顾客需要支付29.9元的费用。

购买“Daily Push Girls”。

成为“日推女”后,一段时间内,雯雯每天都会收到几十条好友请求。 在频繁的交往中,雯雯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异性,并发展成了恋人。

事实上,摆脱单一盲盒找到另一半的可能性很小,文文的例子还是少数。 成都外卖便利店负责人史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店三个月内累计盲盒4000多个,第一个月就成功撮合了15对新人。 平均而言,脱单成功的概率为 1.1%。 不过,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史先生提到的这十五对情侣中,既有付费朋友推荐的,也有来店参加线下活动的,还有店里工作人员介绍的。店铺。 莉莉还告诉记者,她通过盲盒认识的异性只是断断续续聊了几天微信开盲盒是什么意思,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也就是说,即使认识彼此的机会增加了,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仍然要面对网络聊天的尴尬。 再加上盲盒形式的另一半信息的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年轻人择偶时的筛选成本。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占告诉记者,虽然以盲盒的形式交友并不违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客户受到骚扰,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难以追究,后果只能由客户个人承担。 “年轻人出于好奇,纯粹为了好玩而参加这种活动没有错;但是为了交朋友、谈恋爱而参加这种活动,就非常非常不理智了。” 赵律师说。

单一盲盒店背后的经营经验:

摆脱单一盲盒导流,靠婚恋服务等收费,一对一红娘会员费高达6万

便利店不赚钱? 事实上,卖盲盒并不是这类店铺的主营业务,店铺的营收也不是靠新客流量的贡献,而是靠老客户的持续消费。

“写盲盒29.9元,看盲盒3元,一个小伙子进店消费,写盲盒再花钱看几本,人均消费50元左右。” 施先生告诉记者。 做了一个账单。 仅美团数据显示,石先生开店以来,“看单盲盒”消费3658次,“写单盲盒”消费2482次。 此外,据施先生介绍,受疫情影响,店间数据有所下滑,但线上转账、写字业务依然火爆。 成都总公司仅盲盒业务月收入5万元左右。

下单盲盒内部信息。

事实上,下单盲盒业务占施先生门店收入的比例不到40%。 除了脱单盲盒,石先生的店还提供其他一系列交友服务:每周,盲盒店都会举办线下活动,邀请店内老顾客参与,并收取相应的门票费用; 如果客户想进一步提高匹配成功率,还可以付费成为“天天推送”的客户,其盲盒信息的曝光率会大大提高。 付费日推99元/人,需要支付29.9元才能获取某日推客户的联系方式; 单身欲望比​​较强的顾客也可以选择成为付费会员,由店内一对一的红娘团队服务。 会员费根据每个人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199元是入门价,最高不在线,2万到3万。 都是正常价格。

记者通过社交平台搜索,走访了位于北京望京SOHO的一家提供下单盲盒服务的门店“超级赞”。 这家店类似于成都的代购便利店。 盲盒业务不是本店的主营业务。 后期相亲活动和个性化红娘服务是门店收入的主要来源。

“超级喜欢”商店的盲盒。

据店员介绍,店内下单盲盒业务仅作为供顾客娱乐的附属品,带走一个盲盒仅需9.9元。 平时,店家提供剧本杀、狼人杀、棋牌游戏、线下观影活动、高薪特价相亲活动、高价值特价相亲活动等服务,这些活动的票价从59元起微信开盲盒是什么意思, 79元、99元、199元从399元到399元不等。

交谈中,店铺红娘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店铺的付费会员制度,并表示,“最低8888元,最高6万元即可成为我们的付费会员,享受一对一的红娘服务。 .如果你想定制另一半,会员费没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