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气盲盒app下载-59元买iPhone? 活力魔盒的销售技巧还有很多!
“去元气魔盒,59元送手机一部。” 这则网络广告在手机上弹出,让不少人心头一颤。 页面上展示的手机不仅有小米、华为等品牌,还有苹果。 有人支付59元后,发现赢得的不是手机。 赢得的产品不能退款。 如果不使用,就会打折回收,变成无法提现的虚拟网络货币,只能继续消费中扣除。
广告诱导消费,用折扣进行产品回收,建立连锁消费,隐藏中奖概率。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欧气盲盒app下载,活力魔盒的多重销售套路令消费者十分愤怒。 这些套路在其他盲盒商家中也或多或少存在。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对盲盒经营市场主体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套路一:广告诱导消费
活力魔盒部分广告页面截图。
官方补贴8000元,iPhone 14暗夜紫仅需59元……今年年初,市民王先生在微博上弹出了一张海报。 他觉得机会难得,立即点击并支付了59元。 结果iPhone 14并没有出现。 这是一把剃须刀。
王先生随后联系元气魔盒客服,客服解释称:这是盲盒方式,不是购物软件,看到后不会给你手机。 这让他立刻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元气魔盒客服坚称,王先生对盲盒方法存在一些误解。 每次盲盒抽取的产品都是随机的。
“只要59元,就可以免费获得苹果手机一部!” 今年2月17日,热爱网购的秦红梅对手机页面弹出的活力魔盒广告毫无抵抗力,但她付款后却没有出现她想要的手机。 ,却出现了一个抽奖页面,显示中了一个原价100多元的女包。 秦红梅不乐意吉祥物,多次要求商家退款59元,但客服明确表示不能退款。
记者收集到的三类广告海报中,“iPhone”、“59元”等标语醒目而清晰,而“盲盒”、“开盒”等字样晦涩难懂,小得几乎看不见。 。
记者在微信平台上发现了元气魔盒的广告界面。 一部iPhone 14 Pro手机占据了广告页面的三分之一。 “iPhone 14 Pro抽奖价:59元”尤为引人注目。 广告页上最小的一行字很容易被忽略——“请查看盲盒获奖产品详情”。
记者点击广告并支付59元后,直接跳转到由一堆手机组成的抽奖界面。 抽奖后需要下载活力魔盒APP才能领货。 记者打开元气魔盒APP看到,他赢得了一款标价41.3元的SyllableS103迷你蓝牙耳机。
不少盲盒消费者告诉记者,因为对这款手机感兴趣,所以愿意花59元,但收到的奖品却是“果子狸换王子”,让人难以接受。
湖北泉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文飞律师在看到“活力魔盒”的三张海报广告后表示,“活力魔盒”的销售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必须不包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误解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套路二:商品折扣与回收
活力魔盒部分广告页面截图。
记者注意到,活力魔盒抽奖界面显示,该页面信息和服务由上海同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需打开活力魔盒商户页面,下载活力魔盒APP 。 相关信息显示,上海通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主要从事技术推广和应用服务的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 活力魔盒销售的收款方为厦门灵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抽奖中的SyllableS103迷你蓝牙耳机,元气魔盒需要支付15元的运费。 当记者以不需要该产品为由要求退款时,他在元气魔盒APP上找不到退款按钮。 他用手机支付的59元,变成了41.3元元气石(元气魔盒虚拟货币)。 这个元气石的价值,正好是抽到的SyllableS103迷你蓝牙耳机的价格。
为什么59元变成了41.3元? 17.7元去哪儿了? 上海同福科技有限公司客服表示,41.3元的元气石是该彩票产品的优惠回收价。 正常情况下,不予退款。 只能继续消耗来抵消元气石的余额。 59元减去41.3元,17.7元就是平台使用费。 经记者反复协商,元气魔盒退款41.3元,17.7元的平台使用费由消费者承担。
同样被骗入元气魔盒APP的谢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花掉元气石里剩下的钱,她花了39元赢得了一台自己不满意的老式小音箱,并她还得另外支付12元的快递费。 。 她说:“51元买这么小的音箱实在是不值,同款市面上才30元,而且选的小音箱都是过时的产品。”
对于盲盒内的产品,元气魔盒客服解释称,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均为正品。 如果对产品的真实性有疑问,必须经过正规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测机构的鉴定。 本平台不认可网络平台的鉴定结果和民间鉴定结果。 。
谢女士表示,产品的质量一眼就能看出。 盲盒平台允许消费者做鉴定,就是保证你不会为了一些小东西花钱去鉴定,让你吃哑巴亏。 这是他们的日常。
例程3:设置链消耗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元气魔盒购买了多款盲盒产品,但成功支付购买后获得的奖品总价值远低于支付金额。 他们赢得的奖品并不是iPhone等标榜为大奖的产品,而且产品也不是主流品牌。 其中大部分都是不知名的品牌。 它们不能退款,只能回收。
回收的产品在元气魔盒APP中成为元气石,相当于元气魔盒APP中交易的虚拟货币。 但回收价格低于商品价值,元气石无法提取。
秦红梅告诉记者,她对这个意想不到的包并不满意。 下载元气魔盒APP后,找不到退款接口,她发现自己支付的59元被兑换成了41.3元的元气石。 这块元气石可以用来作为继续开盲盒的扣分。 她说:“如果想拿回41.3元,就必须继续投入资金购买元气魔盒APP上的产品,我完全被骗了。”
元气魔盒消费者刘先生想要消耗无法兑现的元气石。 他一小时内抽了7次盲盒,花了3463.53元。 他拿出一堆不需要的生活用品,回收后扣除三分之一的费用。 但元气石越来越多,他发现自己被骗了才放弃。
截至3月22日,网络平台元气魔盒投诉量达3885条。 投诉原因多为虚假信息、诱导消费。
上述消费者均告诉记者,之所以愿意花59元购买苹果手机,是因为被网络平台上元气魔盒的广告所欺骗,不小心陷入了消费陷阱。 到现在为止,他们一分钱都没退,还想消费。 失去元气石后,只能通过继续消耗来扣除元气石的余额。 这样的套路让他们既愤怒又无奈。
套路四:隐藏中奖概率
对于未能以59元赢得手机一事欧气盲盒app下载,元气魔盒客服表示:抽奖是盲盒方式。 不同的产品被放置在不同的魔盒中。 每次打开魔盒,您都将赢得魔盒中的一件产品。 会有空盒子。 这意味着花59元的消费者总会赢得一些东西,而且不一定是昂贵的手机。
在元气魔盒APP上,打开盒子的产品下方都会标注“100%保赢”。 消费者不买账,认为这是一个骗局。
活力魔盒里真的能拿到iPhone吗? 元气魔盒客服表示,魔盒内每个档位的产品都有对应的抽取概率,而且概率都是真实概率。 记者注意到,在元气魔盒APP首页找不到手机等盲盒产品的中奖概率。
在元气魔盒客服人员的引导下,记者从元气魔盒APP的秘密区域找到了这款极其不起眼的iPhone 14传奇机型。 获胜的概率为 0.006%。 也就是说,赢得这款手机的概率是十万分之六。 以此计算,想要赢得传说中的iPhone 14机型,平均需要抽奖超过16700次,花费接近百万元。
“盲盒的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设计规则,主要还是看商家的需求。” 从事盲盒系统开发的路明科技公司魏先生表示,商家想要设置的抽奖概率不一样吉祥物设计,有的人想把概率调高一些,从而吸引顾客。 有些人希望它更低,他们不想太容易获胜。
“抽奖的概率和产品有关,比如你盲盒里投入的最大奖品是一台苹果电脑,那么你肯定不希望用户赢得一台苹果电脑,所以你自然会设置概率低一些,如果放最大的奖品价格不高,那么概率不需要调得太低。 魏先生说道。
魏先生透露,他们每年开发几十套盲盒系统,销售给全国各地的商家。 一套盲盒系统售价约2万元。 如果需要二次开发增加商家想要的功能,价格就会上涨。 万元以上,商家需求越复杂,价格越高。
去年8月,四川省消保委、重庆市消保委发布盲盒APP调查结果,约谈了盲盒星球、元气部落、鼎超、潮玩四家盲盒经营者。 列举了盲盒经营中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套路玩法、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等七大问题; 产品质量与价格不一致、“保证利润”其实是一种幻想等等。活力魔盒也在其中,但因联系不上商家而无法预约。
专业声音:盲盒运营应建立准入制度
近年来,盲盒经济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且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盲盒不再仅仅用于最初的玩具盒,而是可以“盲”于一切。 据盲盒开发商魏先生介绍,盲盒本身也是一个电商商城。 你可以像普通商场一样操作盲盒,只是多了一种盲盒玩法。
盲盒经济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混乱。 在某互联网平台上,盲盒星球、炫酷潮流盲盒、苑趣盲盒、潮货盲盒等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霸道条款。 很多抱怨。
武汉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王佳芝表示,盲盒是个新鲜事物,很神秘。 商家抓住用户以小博大的心态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一些商家还利用盲盒来清理库存,将未售出的物品放入盲盒中出售。 消费者购买盲盒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售后保障,不能退换货。 消费者应理性对待。 盲盒促销“必赢手机”居然收到耳机、音箱等,此类行为涉嫌过度营销、虚假宣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不仅面临行政处罚,还要对消费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徐凯博士表示,针对盲盒中虚假广告泛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盲盒消费者维权困难等现实问题消费市场,对盲盒经营市场主体要执行严格标准。 纳入制度,强化和创新行政检查方式,加大对商家虚假宣传、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许凯认为,盲盒经营的混乱很大程度上源于盲盒经营缺乏专门的规范指导。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8月发布的《规范盲盒经营活动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目标等,有利于规范盲盒销售箱业务活动。 。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必须依法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盲盒经营者及其经营活动的审查和监控,加强合规宣传,防止平台内经营者实施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长江日报记者 杨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