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你打开的泡泡玛特盲盒,他们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你打开的泡泡玛特盲盒,他们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上市时一度达到千亿市值的泡泡玛特遭遇了第一次冲击。

平安夜,有消费者表示,在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购买了未密封的盲盒。 封口处有黄色胶水,里面的标签甚至有明显未包装的弯曲和折痕。 从痕迹看,似乎不是全新未开封的包装。 事件曝光后,泡泡玛特官方回应称:该事件系5名店内员工自行打开11个盲盒,在结账前拿走自己想要的东西造成的。 涉事门店相关员工已被解雇。

此事一经发酵,“泡泡玛特二次销售”的话题就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不少北京、上海的网友也表示,也遇到过类似的二次销售情况。 从这一点来看,泡泡玛特盲盒的二次销售也不例外。

泡泡玛特盲盒二次销售并非孤例 来源微博截图

此外,新华社近日发表文章评价盲盒经济。 文章称,盲盒反映了新一代消费者,尤其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消费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潮”带来的成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 很多盲盒爱好者每个月都要花很多钱。 俗话说“一进盲盒,钱包就深如海”。 是个路人”。

受两大因素影响,12月28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开启暴跌模式,开盘价77.15港元,最低价72.05港元/股。 跌幅一度跌超16%,当天市值蒸发。 近120亿元。 截至今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有所反弹卡通形象,收于每股78.1港元。

泡泡玛特12月28日股价走势图 来源网络

信任危机和舆论危机轮番上演,可见泡泡玛特这支“盲盒第一股”的压力不小。

购买盲盒的一大乐趣就是它的神秘感。 与普通玩具相比,盲盒最大的精彩就在于它的“盲目性”。 每个盲盒都有不同的主题系列,而莫莉星座1代隐藏模型的中奖概率仅为1/144,这意味着隐藏模型的获取方式背后的“限量版”堪比中彩票——每个盒子都是未知的。 盲盒爱好者不断消费,就是为了“赌”低概率的惊喜。

对于经验丰富的玩家来说,盲盒不仅仅是炒鞋等小众爱好的圈子,更是因为打开盲盒的一时快感。 从此,他们踏上了“拿出箱子是一种快乐,总是拉出箱子是一种快乐”的旅程。 “不归路”。 盲盒的价格从49元到79元不等。 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的售价不到10元,但闲鱼上“三叔鱼粉色珠光”最高售价为7800元。 “这款车型的售价甚至超过了万元。

闲鱼上的泡泡玛特盲盒被炒了 图片来源闲鱼截图

但现在泡泡玛特的二次销售却亲自打破了自己制定的这个规则,打破了用户想要的“惊喜”泡泡玛特盲盒官网,也打破了“饥饿营销”玩法下各个IP在玩家手中的流通平衡。

除了此次危机,泡泡玛特还因“产品质量”等问题频频翻车。

今年1月,泡泡玛特因平台投诉解决率为0%而被列入“315消保”黑名单。 不少玩家指出,自己购买了泡泡玛特盲盒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开箱后发现娃娃底部有明显瑕疵。 我联系相关客服提交换货申请,三个月后才得到回复说产品缺货。

客服处理进度缓慢无疑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良好体验。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12月29日,有关泡泡玛特的投诉数量已达2683条。 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质量差”和“退货退款流程慢”两大问题。

泡泡玛特投诉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不仅如此,泡泡玛特还被指抄袭。

今年2月,泡泡玛特推出新品AYLA动物时尚系列。 不久后卡通人物,消费者指出泡泡玛特的AYLA动物时尚系列涉嫌抄袭知名婴儿俱乐部“DollChatueau”2017年产品。 随后,泡泡玛特官方在微博发布致歉,并从所有渠道下架该系列产品,并表示已售出产品已退款、召回。

不难看出,除了过度依赖大众模式Molly之外,泡泡玛特自身的创新能力和IP创造能力都非常薄弱。

泡泡玛特收获了大量粉丝,但其品控和服务方面却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 另外,它也太依赖莫莉了。 虽然依靠类似“赌博”的玩法一时吸引了新生代消费者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更好的IP推出,爱好者的新鲜感可能也会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