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广东-泡泡玛特:一家33年的夫妻店,年收入16亿,靠卖盲盒发家致富

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广东-泡泡玛特:一家33年的夫妻店,年收入16亿,靠卖盲盒发家致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盲盒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 在路边小店、自动售货机里都可以看到泡泡玛特盲盒。

这家以盲盒起家的公司即将上市。

据媒体报道,内地时尚玩具公司泡泡玛特计划融资超过5亿美元。 计划于11月19日通过香港联交所听证会,最快本周末披露听证会后的招股说明书,并于12月下旬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近两年营收增速分别高达225%和227%。

最受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实现爆发式增长。

仅根据2019年数据计算,净利润率达到26.8%。 毛利率也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由于核心用户是26、7岁左右的年轻人,泡泡玛特经常被误认为是一家成立不到三五年的年轻公司。

事实上,它成立于2010年,2017年初在新三板挂牌,今年4月退市。 其最成功的时尚IP莫莉已经存在13年了。

这家公司针对的是年轻人,管理层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

同时,这还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是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宁的配偶。 招股书显示,王宁持有56.33%的股份。

作为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会亲自在微博上讨论莫莉娃娃的话题。 一开始,他在微博上收集了大家喜欢的话题,发现了莫莉娃娃的潜力。

有人评价王宁说:“你是我见过的很多懂艺术的人中最懂销售的一个。”

王宁从2008年开始学习零售行业,创业之路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凭借莫莉娃娃盲盒而名声大噪。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达207亿美元,其中盲盒销售额约为100亿美元,占比近一半。 预计未来5年潮流玩具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

以潮流玩具为发展方向的泡泡玛特,正随着它的上市迎来无限可能。

或者十年后和我一起上电视

或者十年后在电视上观看我们

与很多创始人不同,王宁出身普通。 他没有显赫的背景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广东,也没有显赫的背景。 他也许是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最著名的校友。

2009年,22岁的王宁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 他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店,成为中国第一个“网格店”企业家。

所谓“格子铺”起源于日本。 它是在城市繁华地段的商铺里放置标准尺寸“格子柜”的小店。 每月只需​​支付少量费用,任何人都可以租用格子柜来托运自己的物品。 店铺。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由于不存在竞争壁垒,而且本质上是二房东生意,王宁的店在短短两个月内,模仿者的数量就增加了数倍。 第一家格子店被废弃。

回忆起创业初期,就连王宁自己也承认:“在大学里,因为没有资源,我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投机性的,比如想耍小聪明。聪明可以促进模型的改进和创新,但模型太容易被抄袭和抄袭。“抄袭”。

但王宁并没有放弃做零售的梦想。

2010年,王宁参考日本知名杂货零售商场“LOFT”和香港时尚超市“LOG-ON”,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开设了一家潮流杂货店,零售小商品并销售一些化妆品,服装、文具、配饰。 泡泡玛特就是这样诞生的。

那时的王宁还是一个自信的年轻人。 一开始,他对初创团队的合伙人说:“现在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电视,要么十年后在电视前看。” 我们上电视了。”

不幸的是,困难接踵而至。 他曾经逛北京的商场,被各界人士瞧不起。 他经历过找不到员工、店长带领店员集体辞职、他从顾客寥寥无几到店面持续亏损的事件。 我也经历了合伙人的退出……

王宁甚至还亲自做过仓库管理员、店员、采购员。 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和创业团队想要强迫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来采购和销售商品。

然而,在大部分销售时间,消费者只是询问和看看。

2010年到2012年,是泡泡玛特生存艰难的两年。 每到困难的时刻,王宁都会提醒自己和团队看看身边正在建设的四环立交桥,并安慰大家,立交桥一旦建成,就是盈利的时候了。 。

他微笑着说:“经历了挫折和困难之后,你就有故事了。困难越大,你的心态就越平静。企业家的心态是培养出来的。”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吉祥物,泡泡玛特终于熬过来了。

2014年,王宁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学位。 他不仅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还多次获得投资。

删除所有其他类别

ALL IN潮流玩具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

今年,泡泡玛特的业务逐渐重回正轨,但作为渠道,泡泡玛特其实只是一个销售渠道,赚取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差价。 泡泡玛特本身还没有形成品牌价值。 。

同时,王宁觉得自己卖的东西太多了,衣服、饰品、化妆品、日用品、文具、玩具,应有尽有。 它就像一个小沃尔玛,与最初的想法有很大不同,竞争力也不强。 。 泡泡玛特已经成为“烧钱巨头”。

2015年底,王宁进行了一次ALL IN赌博。

他砍掉了所有其他品类,开始打造潮流娱乐社区平台Paqu。

那天,王宁对团队里的所有人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停止做其他品类,只做时尚玩具。”

做出这个决定无疑是一个大胆而激进的决定。

事后回忆起当时的决定,王宁说道:

“2015年的时候,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出现。当时我并没有看到MOLLY的可能性,也没有看到这个行业的巨大可能性。但当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是可以做的。”

但也是在这个时候,王宁逐渐理顺了自己的思路。

曾几何时,王宁很苦恼。 他开店,每天给消费者送货,但他感觉自己离消费者很远,因为他卖的是别人的东西。 卖给他们也没关系。 他只是一个超市。 同样的渠道方式,与他最初想做有趣事情的想法相去甚远。

转型专注潮流玩具后,一切都想通了。 我们可以建立粉丝经济和社区文化。 终于,泡泡玛特不再只是一家卖商品的超市了。

当时,中国整个潮流玩具行业还是一片空白。 天猫连潮流玩具这个品类都没有,百度也没有介绍潮流玩具的百科全书。 人们也不理解这种文化。

当王宁告诉别人他卖潮流玩具时,别人以为他是卖玩具给小孩子的。

所以,王宁必须自己去搭建整个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因为没有人在做整个链条,无论是渠道还是工业生产,从供应链到3D设计开发、产品、到工业生产。

所以,脏活、累活、辛苦活,都是王宁一个人干的。

所有的中间环节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 渠道完全由我们自己直接控制。 我们自己也做时装展览。 我们还自己做链条的工业设计、开发和加工,基本覆盖了全链条。

后来,这成为了泡泡玛特的一个壁垒。

随着泡泡玛特门店开在一线城市相对较好的购物中心,那些喜欢去各个城市逛街的KOL泡泡玛特盲盒进货渠道广东,最年轻、最时尚的人群,很快就接触到了这种文化,并开始形成传播效应。 渐渐地,潮流亚文化被纳入主流文化视野。

泡泡玛特也越来越出圈。

在王宁看来,泡泡玛特虽然不断调整经营模式,但从潮流杂货开始,然后转向百货,再减少一些品类、削减很多SKU,最后主打潮流玩具。 但事实上,核心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他说:“我个人从小就喜欢两件事,一是艺术,二是商业。我本科专业是广告,所以我们做的一直都是艺术和商业,而且越来越多。”我专注于更具体的领域,但事实上,我真正热爱的事情并没有改变。”

Molly盲盒一炮而红

“莫莉娃娃”的诞生其实是一次意外。

当时,王宁和他的团队在盘点经营情况时发现,一款名为“Sonny Angel”的日本IP玩具销量持续快速增长。 甚至有人直接在微博@王宁分享自己玩Sonny Angel的经历。 感觉。

王宁趁热打铁。 当他在微博上询问用户还喜欢收集什么玩具时,他得到的最受欢迎的答案是“莫莉娃娃”。

莫莉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角色娃娃,有着撅起的嘴唇和湖蓝色的眼睛。 她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小画家,对世界充满好奇。

2006年,来自香港的王兴明设计了它,但当时受限于制造成本和市场,Molly的销量一直表现平平。

随后王宁找到了王新明。

王宁回忆道:“2015年左右,我去了王肯尼的工作室,里面有几百件像Molly这样的作品。我说这个那个设计都很好,他说这个卖五十块,那个卖五十块。”两百,你会发现基本上处于半商业状态,他已经是玩具圈最顶尖的艺人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就相当于在酒吧唱歌的时候遇见了周杰伦。”

当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时,王宁签下了稀缺的IP资源。

2016年,29岁的王宁与王新明签署独家授权协议,开发并推出首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工厂的快速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盲盒莫莉每只售价仅59元。 与海贼王、火影忍者等人物,或者愤怒的熊等潮流玩偶动辄动辄数百、数千甚至数万的价格相比,莫莉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实惠了。

再加上新颖刺激的盲盒玩法,泡泡玛特一炮而红。

此后,王新明还向王宁介绍了香港其他多位时装设计师,包括PUCKY等,为后续多品类扩张开辟了道路。

今年表情包设计,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也开业了。 。

2018年和2019年,已经转型为玩具行业领头羊的泡泡玛特分别获得了Molly在中国和全球的知识产权,将Molly彻底变成了自己的IP。

目前的泡泡玛特除了MOLLY之外,还包括PUCKY、LABUBU、FLUFFY……

其中,PUCKY的创造者是MOLLY的创造者的徒弟。 她是一个在加拿大长大的女孩和香港人。 LABUBU的创始人是一位在比利时长大的香港人。 FLUFFY的创始人也是香港人。

泡泡玛特也在加强对外合作,帮助众多大IP打造潮流游戏,包括迪士尼、三丽鸥、环球、精灵宝可梦、火影忍者、初音未来,还有王者荣耀、阿凡达、哈利波特……

在莫莉娃娃之前,潮流玩具的目标受众大多是男性,通常是机甲、钢铁侠、美漫等,还有一些看起来吓人、怪物般的玩具,都很受男生欢迎。

王宁选择做女孩子喜欢的产品。 他发现女孩的需求在市场上是空白的,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正是MOLLY这个IP的火爆,开启了潮流玩具的爆发,也让王宁开始打造潮流玩具文化生态圈。

举办大型潮流剧展

打造一整套潮流游玩生态

仅仅卖玩具是不够的。

当时,王宁去了其他国家,比如泰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发现那里已经有潮流玩具展览,而且人山人海排队。 其中60%以上是华人,来自大陆。

既然这些人可以去泰国购买,为什么不在国内解决大家的需求呢?

因此,2017年9月,泡泡玛特举办了中国大陆首个专业、大型潮流玩具展——北京潮流玩具展。

这个潮玩站历史性地创造了国家会议中心门口前所未有的排队现象,使其成为亚洲的潮玩盛会。

事实上,王宁在举办大型展览之前,就已经举办过一些小型个展,而且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 所以在做这件事之前,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此后,泡泡玛特开始在中国举办潮流玩具展会,让潮流玩具渗透到最时尚的地方,实现突破。

去年,中国版《纪录片72小时》上线。 这是腾讯纪录片栏目团队与日本NHK联合制作的纪录片。 其中一期特别关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国际潮流玩具展。

纪录片中没有无聊的主办方采访,也没有展览理念的介绍。 主角是暂时被俘虏的消费者。

有些人连夜排队抢限量版。 门打开后,一些人以百米的冲刺速度绕着会场奔跑。 一个雕塑系的男孩,没有出路,千里迢迢从外地来求学。 一位疲惫的单亲妈妈忙于工作。 我工作的女儿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

这场流行时装秀的主办方是泡泡玛特。

王宁设想的围绕IP的潮玩生态正在一点点构建。

他表示,这次时装秀是一个里程碑。 因为它对于弘扬这个行业的文化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以前说到潮流玩具,大家去泡泡玛特店的时候其实感觉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在一万平米、两万平米的大场地里,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世界和如此丰富的产品。 当艺术品摆在你面前,每次来的人都数以万计,你对这种文化有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受。 这种氛围营造出的文化感非常震撼!”

泡泡玛特从一开始就打造了Paqu这个用户粘性高、专业性高的潮流玩具社区,聚集了潮流玩具的核心消费群体。

随后,泡泡玛特主办了全国首个真正专业的大型潮流玩具博览会,创造了品牌效应,帮助潮流玩具艺术家树立了声誉,推广了作品,聚集了国内外潮流玩具粉丝。

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围绕IP设计。

在潮流玩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方面,泡泡玛特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我们通过整合大量IP资源、供应链、线下零售渠道、线上社区运营,打造了产业链闭环。”王宁说。

如今,泡泡玛特已经构建了从潮流艺人管理、潮流IP运营、潮流生产零售、到潮流社区运营的一整套潮流玩具文化生态圈。

成立七年来,泡泡玛特从线下零售店起步,拓展至全国直营店、旗舰店,再在IP生态建设上一步步稳步前行。

在王宁看来,过去的零售是卖商品,未来的零售是卖情感。 过去品牌是输出商品,未来品牌是输出文化。

购买潮流玩具的不仅仅是年轻人

泡泡玛特的买家中,75%是女孩。 核心群体为18岁至35岁左右,其中以二、七十岁年龄段的购买者最多。

很多人认为莫莉娃娃只在年轻人中流行,但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