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男友app-揭秘盲盒App“39元送苹果手机”:手机转数据线退款难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振消费者信心,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倡议,引导企业自觉践行良好行为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近日,有消费者向南都记者反映,自己在“盲屋”盲盒平台赢得了一台iPhone 14 Pro Max。 支付39元后,他们发现自己居然赢得了一条数据线。 告知盲盒产品,不予退款。
这位消费者的经历并非孤例。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收到投诉较多的盲盒平台包括“元气魔盒”、“漫屋”、“小象盲盒”、“欧神盒子”等。 近日,南都记者发现,部分盲盒平台会将页面上的盲盒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误导消费者以为自己中了iPhone并付费购买,但最终实际抽取的产品却是是暖手宝、剃须刀等低价产品。 商品。 消费者如果想要退款盲盒男友app,很难打通平台的人工客服电话,而且大部分退款渠道都是机器客服接听,很难解决问题。
有律师向南都记者分析,上述部分盲盒平台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缺乏对未成年人有效识别机制等问题。 消费者实际可以兑换的产品只有价值十几元的耳机和手套。 有盲盒平台展示宣传图片,让消费者很难注意到盲盒实际上是“最高抽水的iPhone”而不是“已经抽水”。 此类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且存在虚假宣传风险。建议监管部门公布盲盒平台“诚信管理名单”和处罚“黑名单”,以避免影响更多消费者的不利影响。
套路:消费者声称花39元就能把iPhone变成数据线
家住广州的小陈告诉南都记者,他在微博首页看到了一条帖子。 有博主分享了他以39元赢取价值11699元iPhone 14 Pro Max的经历。 收据截图。
微博平台发布盲盒抽奖活动。
点击博主分享的链接,小陈发现这是盲盒盲盒平台的“福利领取”活动。 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小陈在第二次抽奖中成功“赢得”了一台iPhone14 Pro Max。 按照指示,他支付了39元并下载了官方应用程序。 没想到,在App中,他发现自己画的居然是一根数据线。 他向客服反映此事,却被告知盲盒产品不予退款。
“我仔细一看,发现抽奖页面上用很小的字标注了‘最高抽奖’,旁边的‘iPhone14 Pro Max’字体很大。网页上的抽奖页面显示,这款手机被抽中了,你只有付费下载应用程序后才知道。” 盲盒的实际奖品。 客服还说盲盒不能退,只能退平台币。” 小陈向南都记者回忆道。
盲盒抽奖页面上只用小字标注了“最高抽奖”。
“被骗后,我在那条微博下留言,提醒其他人这是一个骗局。但我不确定博主是否开了特色评论,我在评论区看不到我的评论,还有没有其他负面评论。”小陈认为,涉案盲盒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同时他也质疑,如果相关帖子出现在微博首页,是否意味着平台没有履行监管义务?
小陈的遭遇并非孤例。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消费者第二次中奖手机等贵重物品的情况较多。 消费者支付费用并下载APP后,只能打开盲盒。 此时的奖品已经变成了耳机、暖手器、数据线等价格。 膨胀的廉价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如果希望商家送货,需要额外支付5元至15元的运费。 有的盲盒平台甚至要求消费者下单至少三件产品才能发货。 消费者如果想要退款,很难打通人工客服电话,退款渠道大多是机器客服接听,很难解决问题。
其中,收到投诉较多的盲盒平台包括元气魔盒、芒乌、潇湘盲盒、天天开盲盒、欧神盒、叮当魔盒、阿拉丁魔盒等,投诉原因多为“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
实测:平台显示,抽出iPhone进行支付后,其实是一个暖手宝
据不少消费者反映,这些发布盲盒抽奖信息的微博账号名称中往往含有“好运”、“欧洲精神”等关键词。 3月初,南都记者搜索发现,部分账号的微博信息已被清除,未清除的信息内容大致相同。 例如,“不要再发私信了,活动是真实的!” “不可能是真的吧?”,并附上幸运手机的物流信息截图和抽奖链接。 这些帖子的评论区是经过博主筛选后呈现的,能显示的评论大多是“收到货”、“谢谢博主”等。
南都记者随机点击了一位博主分享的链接。 经过多次测试,发现相同的链接会随机出现在不同盲盒平台的抽奖页面上。 一般来说,第一次抽奖时您会看到“感谢您参与”,但第二次抽奖的页面有所不同。 会有手机奖品动画和“轻松画手机”字样。 之后,您将被重定向到输入电话号码并抽奖的页面。
盲盒抽奖页面显示,iPhone已中奖。
以芒乌平台为例,南都记者注意到,抽奖页面上以极小的字号标注着“最高抽奖”,而“iPhone14 Pro Max”、“市价11699元”等字样极其醒目。 支付成功后吉祥物,按照指引下载APP,并在APP中相应位置打开盲盒,整个抽奖过程就完成了。 此前在网页上的操作以及中奖画面的显示,并不代表消费者真的中奖了手机。
据盲盒平台显示,盲盒中销售的手机和电脑是“极限机型”,中标率为0.01%,而消费者最有可能拿到的“普通机型”和“隐藏机型”则有中奖概率分别为68.1%。 45元至450元的商品,税率为31.85%。
这次,南都记者实实在在捡到了一款标价119元的“猫抓暖手宝”,而同款产品在网购平台上的价格在几十元不等。 如果选择自提货,则需要支付15元的运费。
随后,南都记者对另一个投诉较多的元气魔盒平台进行了实际测试。 元气魔盒抽奖页面依然显示“39元开iPhone14 Pro Max盲盒”。 不同的是,元气魔盒标注的中奖概率为“5.5‰”。
元气魔盒App中的支付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元气魔盒会根据消费者是否付费显示不同的页面信息。 当南都记者抽奖后未付款时,元气魔盒App显示需要付款的订单产品是“苹果iPhone14 Pro M...”,消费者无法看到除上述文字以外的产品信息,并且很难判断他们到底买了什么。 什么样的产品。
另外,虽然《支付服务条款》中注明“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但用户在支付时无需确认已阅读。
当南都记者抽奖并支付39元时,屏幕直接跳动,显示他中奖了一台“林肯剃须刀电动FS 3188”,而这款产品在购物平台的售价低至20元。
售后:盲盒平台等多方回应退款难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退款难问题,南都记者多次致电芒屋平台客服。 对方坚称“不存在诱导行为”、“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消费者“开(盲)盒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规则”。 茫屋微信客服发来一张抽奖界面截图,圈出“恭喜您获得盲盒”字样,并表示“我们已经通知您,您买的是盲盒,不是手机”。
南都记者注意到,茫屋App的用户协议上用红字标注:用户在本平台购买的任何神秘盒子,使用前必须联系客服退款(即神秘盒子未开启) 。 也就是说盲盒男友app,只要消费者按照之前的抽奖链接打开了盲盒,就失去了退款资格。
对于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的多起投诉,芒屋客服回应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活动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的规定规定,以网络形式销售的盲盒产品,拆封后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 本公司支持未开封产品全额退款,但不支持已开封产品退款。
芒屋客服人员还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消费者对所获得的奖品不满意,可以选择兑换“幸运币”。 据介绍,这种虚拟货币不能兑换成现金或转账,只能在芒屋App的“商城”兑换商品。
在忙屋App中,画出的手机就变成了暖手宝移动电源。
南都记者发现,按照芒乌平台的兑换标准,售价199元的奖品可兑换2640幸运币。 不过,商城里的幸运币价格却是好几万。 即使换一个非品牌充电头,也需要4000左右的幸运币,而且至少需要购买两个盲盒,折合78元。
元气魔盒不支持退款。 其客服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付款前查看当时的页面,显示最高/有机会抽到手机。 另外,消费者支付“开箱价”,付款后才进行抽奖,实际抽到的商品以付款后抽奖结果为准。
元气魔盒中抽取的产品还可以回收成“元气石”,仅用于下次购买盲盒时进行抵扣,无法提现。 客服人员表示,“回收时会有一定比例的损失。”
根据盲盒平台要求,上述订单只能通过支付宝渠道支付,南都记者尝试通过支付宝订单投诉进行退款。 支付宝客服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易记录申请退款,但支付宝只能与收到货款的盲盒商家进行沟通协调,并不能直接退款。 截至发稿,南都记者已收到芒乌平台退款,元气魔盒尚未退款。
上述抽奖信息是否构成非法营销? 根据《微博投诉操作规则》,“非法营销”的定义包括“利用欺骗性文案引导、引诱用户点击链接或者图片广告,例如不明确的广告链接、跳转网站等”。 南都记者多次向微博反映此事,但平台的处理结果“暂时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截至发稿,微博平台尚未对涉案账号及抽奖链接采取措施。
意见:相关盲盒平台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针对上述盲盒套路,盈科国家网络数据合规中心副主任郭卫红向南都记者分析,上述部分盲盒平台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问题。 具体来说,平台没有显着公布盲盒的款式、规格、概率,没有明确抽盒规则和售后条款,也没有明确提醒消费者实际可以买到的内容的价值。兑换和促销语言中提到的内容的价值是随机的问题。
郭卫红认为,消费者实际可以兑换的产品是价值十几元的耳机和手套。 一些盲盒平台展示宣传图片,让消费者很难注意到盲盒实际上是“售价最高的iPhone”,而不是“已经入手iPhone”。 而且,消费者在平台上无法顺利完成退货,还涉及到以盲盒抽奖的形式掩盖处理清仓品和瑕疵品真实意图的可能性。 各部门还应主动打击“盲目”乱象。
南都记者注意到,元气魔盒App所属公司上海通富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受到行政处罚,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违反第一款规定对该公司处以1万元罚款因企业发布的广告中“商品价格不明确、难以理解”,违反《广告法》第八条规定。
郭卫红进一步补充道,如果互联网盲盒平台利用营销号、水军等方式协助点评好评吉祥物设计,迷惑受众,意图诱导消费者消费,就涉及“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欺骗性诱导销售”,这也构成虚假宣传。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虚假宣传的商家不仅需要承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上述盲盒平台缺乏有效的未成年人识别机制。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产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必须提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产品的措施,盲盒App服务提供者应当进行技术处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产品。沉迷于网络产品。 盲盒购物,同时做好明确标记和标识,以引起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注意。
郭卫红建议,消费者应增强甄别网络信息的意识,理性思考,切勿轻信夸大的广告词。 如果您不小心被骗,可以保留支付宝、微信等消费凭证,以便后续维权。 此外,还可以及时与监管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此类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建议监管部门公布盲盒平台的“诚信管理名单”或处罚“黑名单”,避免影响更多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实习生 陈玉龙 南都记者 方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