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全套多少钱-【新消费研究】泡泡玛特,陷入舆论漩涡
2010年,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开启发展潮流,最终掀起国内盲盒经济热潮。 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港股上市,开盘价上涨100%至77.1港元。 其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港元,成为市场的宠儿。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泡泡玛特最新的2022年年报并未带来持续效益。 随着年报的发布,泡泡玛特股价跌幅超过8%。 截至当日港股收盘,总市值仅为434.16亿港元。
回顾泡泡玛特从“爆款”到“黑暗”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支“盲盒第一股”在舆论的跌宕起伏中经历了“过山车”的刺激。过去的一年。 在此,我们希望回顾2022年以来泡泡玛特发生的一系列舆情事件,探讨盲盒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尝试提供一些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思考。
01
舆情汇总:
负面舆论占据舆论高峰
2022年伊始,泡泡玛特线下园区、新品盲盒、年度财报等引人关注。 除了人气之外,还多次卷入负面事件。
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名餐包称,“肯德基通过限量盲盒销售,诱导、纵容消费者非理性过量购买餐包,违反公共秩序” 、良好风俗和法律精神。”
3月15日,央视曝光了盲盒质量虚高、价格低廉的问题,指出800元的盲盒成本只有30元,有消费者花费1万多元提取隐藏盲盒。 一时间,泡泡玛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4月1日,“泡泡玛特因未披露中奖概率被罚款5万”再次登上热搜,被网友质疑欺骗消费者。
02
问题诊断:产品问题频发,
消费诱导引发投机嫌疑
2020年港股上市时,泡泡玛特凭借“盲盒第一股”、“潮玩第一股”的美誉,在二级市场上大受欢迎。 不到两年的时间,品牌在产品端、营销端、公关端都失败了。 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产品端
产品缺陷普遍存在吉祥物,质量控制缺失
2022年1月,泡泡玛特将推出“SKULLPANDA夜城系列”盲盒。 然而,数十名在泡泡玛特官方平台抽出了该系列隐藏式盲盒“暗夜守护者”的消费者却发现吉祥物设计,自己抽到的盲盒娃娃存在缺陷。
在微博、小红书、淘宝官方店的产品评论区,有大量关于泡泡玛特缺陷的反馈;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泡泡玛特缺陷”,就会显示投诉信息多达1000条。
除了产品缺陷之外,价格虚高、二次销售、售后延误等问题也引起消费者的不适。
营销端
诱导消费导致投机和浪费,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2022年1月4日,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DIMOO联名盲盒套餐”。 联合盲盒消费过程中,大量食物被浪费。 与此同时,相关盲盒在二手市场被炒高价,进一步促进了联名包的消费,进一步加剧了浪费。 对此,2022年1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表示,这一活动利用“盲盒”诱导过度食品消费,应予以抵制。
此外,泡泡玛特盲盒营销店与黄牛勾结、抽奖机制不透明等现象屡见不鲜,违反销售公平性,多次受到消费者批评。
公关方面
危机应对消极、拖延,引发多轮舆论发酵。
回顾2022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曝光的泡泡玛特售后事件可以看出,相关消费者已于2月中旬发起维权,品牌客服也已介入,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3月7日(315舆论焦点时段),我要投诉——周在上海发文曝光此事,并称“至少有数十名消费者”在售后时遇到类似情况。 这篇文章由上海消保当日刊发。 请转发并关注。 该品牌于3月8日向红星资本局作出回应,但未对产品问题给出明确解释; 3月15日,该品牌向上海市消保委“独家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当质量控制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寻求售后服务。 泡泡玛特本可以通过精细化的流程管理来解决,却采取了拖延的态度,激化了矛盾,使事态不断升级。
不断暴露的问题暴露了泡泡玛特生产管理的短板,也给泡泡玛特敲响了警钟。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03
发展分析:
盲盒如何成为不会“褪色”的潮流玩具?
在一切都可以盲盒的环境下,各方玩家不断入局泡泡玛特全套多少钱泡泡玛特全套多少钱,市场不断分化。 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玩具相关企业超过491万家,潮流玩具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
泡泡玛特面临的不仅是自身的生产品控、IP孵化、用户留存,还面临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和政策监管。 四面楚歌的泡泡玛特如何继续讲述潮流故事? 盲盒如何成为不会“褪色”的潮流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