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批发-泡泡玛特盲盒爱好者变投诉人,消费潮品引发监管警告

泡泡玛特盲盒批发-泡泡玛特盲盒爱好者变投诉人,消费潮品引发监管警告

一个隐藏式盲盒动不动就能卖到千元,一双限量版运动鞋动不动就能卖到五位数,一条二手萝莉裙已经挂出十万元高价……“专门盲盒”, “专鞋”、“专裙”随着潮货文化的兴起和部分资本的追捧,相关风险已促使监管层发出预警。

来自北京的崔女士是90后,是一位盲盒爱好者。 她玩盲盒已经一年多了。 她的很多朋友都是盲盒消费者。 特别”)多次购买系列盲盒。 崔女士10月16日投诉称,她购买的泡泡玛特限量套装存在掉漆、污渍等质量问题。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多次联系官方售后服务办理退换货,但都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反而看到商品购买页面添加了“手工娃娃不支持退货退款”的消费者提醒。

盲盒爱好者:质量问题多等半个月

盲盒起源于日本。 它们通常包含动画、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由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玩偶,通常以系列的形式出售。 之所以被称为盲盒,是因为消费者无法提前知道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通常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不确定的刺激会强化重复的消费决策。 因此,盲盒已经让很多年轻消费者上瘾。

事实上,普通盲盒的单价并不高,价格一般在59元至79元之间。 但当盲盒中加入“隐藏款”、“爆款”时,消费者往往会不停地“买买买”,以求得到自己喜欢的款式。 据新兴金融大数据系统显示,不少原价仅59元的盲盒价格已经飙升至2000多元,但如此高的价格依然抵挡不住爱好者的购买欲望。

10月13日,崔女士通过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购买了“潘万圣节系列”盲盒。 该系列包括12个盲盒,每个售价59元,整套售价708元。 10月15日盲盒到货后,崔女士和同样购买该系列盲盒的爱好者通过微信群讨论发现,“盲盒内有卡片缺失、娃娃有掉漆、娃娃脏等现象。 ,而且质量不合格。 现象。 我多次联系官方客服,要求多张照片并上传娃娃照片,但退换货手续却一直被耽误。”在向众多买家了解娃娃情况后,崔女士确定,“这批娃娃不是单个质量问题,而是批次质量问题。 这是为了万圣节促销而紧急生产的产品。”

崔女士表示,官方客服强调“盲盒产品不支持退货”,但她在购买产品前并没有提前告知这一点。 此外,她认为可以在《消费者法》中找到现成的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的协议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更换;修理等义务。

10月21日,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2019年双十一预售模式已经启动,但崔女士和盲盒爱好者的问题尚未解决。 截至10月30日,崔女士仍未收到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未收到客服的准确回复。

期间,崔女士观察到,该系列盲盒的购物界面增加了“手工娃娃不支持退货退款”的消费提示。 记者多次拨打泡泡玛特400官方售后电话,但均显示“客服全忙”,官网显示“公司电话”也无人接听。

盲盒龙头企业:泡泡玛特被质疑质量问题

根据天猫8月份发布的《95后玩家消费力榜》显示,盲盒已经成为95后玩家增长最快、最昂贵的爱好。 数据显示,去年有近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花费数百万。

和之前的球鞋圈一样,盲盒的流行导致了潮流人偶这一小众爱好开始出圈,甚至被赋予了金融属性。 一些消费者正在将盲盒炒作金融产品。 据二手网站“闲鱼”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已有30万名盲盒玩家在闲鱼上成功交易。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莉娃娃成交量超过23万件,均价270元卡通形象,这些盲盒的零售价一般在39元至69元之间。 其中一款莫莉隐藏娃娃在平台上涨价了22倍。

崔女士购买的商店泡泡玛特被认为是国内盲盒市场的龙头企业。 其中一款名为莫莉的玩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玩偶之一。 2015年,该公司尝试发行《Sonny Angel》。 结果第一年就卖出了20万多台,带来了超过3000万元的收入,占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当时的泡泡玛特还是类似于名创优品的潮流百货店,但利润增长开始停滞。 只有玩具品类还在高速增长,所以决定将重点转向潮流玩具。 创始人王宁在微博上告诉用户,在收集最喜欢的潮流玩具时,有一半的评论都是关于一个叫莫莉的玩具。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1月,泡泡玛特成功登陆新三板,公司业绩也节节攀升。 根据公司2018年半年报,营收方面,截至2018年6月30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155.98%。 2018年双十一,泡泡玛特销售额达到2786万。

在销量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却遭遇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 7月,泡泡玛特娃娃甲醛含量超标被曝:有网友表示,用甲醛检测仪自测,发现家里收集的莫莉娃娃甲醛含量超标。 部分娃娃的甲醛含量甚至超出安全标准6倍以上。 这起事件引起不少粉丝对娃娃安全性的质疑。

对此,泡泡玛特发布声明称,泡泡玛特所有产品在上市前均按照国家要求获得了26701检测报告,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公司聘请了专业机构进行专门的甲醛检测。 随后,泡泡玛特在微博公布了相关检测报告。

8月9日,王宁发表声明称,针对“假货问题”,泡泡玛特已关闭数千个虚假链接,并起诉多家企业。 但没想到的是,近期不少消费者开始对泡泡玛特进行有组织的线上线下恶意攻击。

崔女士表示,她身边都是理性的盲盒爱好者,他们不会购买被炒高价的盲盒。 他们只是喜欢收集这些可爱的娃娃。 她每个月都会收集一套盲盒,因为她对限量版和“隐藏款”没有特别的追求。 一年半来,她每月花在盲盒上的费用约为800元。 如果你想靠这个赚钱,她认为几乎不可能,她建议从自己的爱好开始。

针对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关于泡泡玛特“高价盲盒炒作”的舆论,10月中旬,在《盲盒的本质是什么?》一文中,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斯登做了专门的解释。 。 他认为,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对盲盒这一潮流文化存在认知偏差。

同时,文章还介绍,泡泡玛特拥有110多家线下直营店,覆盖全国36个城市; 超过560家机器人门店,覆盖全国53个城市; 小程序内的复购率达到80%,在天猫潮流玩具品类年销量中也排名第一。

赛德表示,泡泡玛特正在不断优化盲盒的延伸,正在进一步布局IP、供应链、渠道和海外市场,形成行业闭环。 他预见,“未来泡泡玛特可能会成为中国的迪士尼”。

监管:防范“潮文化”金融风险

事实上,今年以来卡通人物,随着“潮流文化”的兴起,已经吸引了一些资本进入市场。 以流行鞋为例。 据互联网经济社“点书宝”监测,仅2019年上半年,“毒APP”“好”“食货”三大潮鞋交易平台融资额就达10亿元以上。 仅“食货”就吸金就高达12.6亿元,“毒APP”今年已完成三轮融资。

一直以来,炒鞋圈都起源于SNEAKER文化(运动鞋文化),主要得益于篮球鞋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球鞋文化也深入人心。 商家通过联名、定制、限量版、明星发货等方式推销球鞋,吸引了粉丝,向消费者推销价格便宜但稀缺的产品。 二级市场。 4月,JORDAN亚洲最大旗舰店在深圳开业。 数百人冒雨排队抢限量版AJ,场面令人惊叹。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10月16日发布题为《谨防“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财经简报,提醒相关机构警惕“炒鞋”鼓吹、传递花哨的资本游戏。狂热”。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 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杠杆服务,杠杆资金进入市场助长了金融风险; 第三,操作是暗箱操作。 平台一旦“跑路”,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事实上,与“炒鞋”模式类似,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文化也存在这样的金融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成本不到10元的玩具,在商家和黄牛的炒作下,价格已经涨到了几千元。 有人揭露了盲盒代工厂的报价。 有品牌采购盲盒3000套,单价13元。 一些主流品牌以较低的价格进货。 与普遍59元、69元的盲盒相比,价格和利润率极高,很多二手交易市场甚至更高。 “盲盒炒作最高溢价近40倍”一度引起热议。

针对这一现象,深圳金融监管部门率先对“潮文化”进行严格监管。 《深圳特区报》(10月24日A11版)发表文章《“炒鞋”热潮亮起红灯,深圳金融监管启动风险排查》称泡泡玛特盲盒批发,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嗅觉敏锐,提前介入,此类查处领先全国,风险预警是基于多年服务金融创新、打击非法集资的经验。 10月初以来,深圳加大对辖区炸鞋、炸沙盲盒、炸扭蛋、炸娃娃机等检查力度,强化风险防控。

从扭蛋、水浒卡牌到盲盒,甚至《阴阳师》游戏中的抽SSR泡泡玛特盲盒批发,无论盲盒的内容如何变化,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盲抽模式”始终是经过尝试和检验的。 盲盒这两年在国内开始流行。 没有人知道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崔女士并不关心这个市场场景,也不关注泡泡玛特的规划。 她认为,“我只是希望这一系列盲盒的批次质量问题能够为我们这样的普通盲人解决。 盒子爱好者作为泡泡玛特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正向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