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盲盒是什么东西-风靡一时的盲盒还能盲多久?
陶端方 财经专栏作家
“源自日本”、2010年前后由泡泡玛特引入内地市场的盲盒玩法,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刚开始也不是很疯狂。但近期“潮爆盲盒”的玩法,则是完全不同的玩法:“谱”混搭,工业版与限量版“打包”在一起,几十元“定价”的“盲盒”里,可能装的是市值仅几元的普通商品,也可能“开”出据说每个能卖到上千元的“隐藏版”。
而涌向“潮流盲盒”的绝大多数买家ip形象,其实并不关心“盲盒”里装的是公主还是恐龙,他们只关心自己花几十块钱买到的盒子里,能不能开出能让自己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利润的“宝贝”。
如同此前的炒鞋风潮一样,此次盲盒炒作风潮突然兴起,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更值得关注。
卖家和“看不见的手”兜售的,就是这种“万一赢了又怎么样?”的赌徒心态,只要“成交量加大”,无论大庄家还是小庄家,都会获利。
如今是网络时代,是“概念”时代。几轮“上市”、“天使轮”被夸大,真真假假。随后又渗透进一批“暗藏赌注”无数的“潮玩具团”和“潮玩具圈”潮玩盲盒是什么东西,拉拢一堆网红、大V、“成功学霸”,再加上“高端”的“经济概念”,炮制出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金手指故事”,比如“某闲鱼用户靠拆魔盒年赚10万”,足以引发一轮“潮”。
毕竟,“潮流盲盒”里隐藏的并不是不同价格的数字潮玩盲盒是什么东西,而是人性的弱点:参与者希望通过简单的手段赚快钱、赚大钱。对于那些自制力较弱的观众来说,一旦踏入其中,在“赢了想再赢卡通形象,输了想把损失补回来”的赌博逻辑下,大多数人都会越陷越深。
更令人警惕的是,如果说国外合法博彩业至少有“游戏规则”,有明确认定的“发牌人”、“规则制定者”和“规则仲裁者”,那么“潮流盲盒”却没有这些,实际上是在“潜规则”下运作的。
近年来,类似的“莫名炒作”总是伴随着“恶意资本”贪婪的面目,而炒作的载体通常都是那些原本市场价格低廉、可以大量复制、便于大资金进出、经久耐用的东西。之所以会这样选择,就是为了方便“杠杆”的快速进入、变现和“甩锅”,比如“炒茶叶”。“恶意资本”一定会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普洱,而绝对不会选择价格昂贵、不耐储藏的龙井、碧螺春。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还会觉得“潮牌盲盒”是“平白无故火爆”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类似的“资本运作”愈发注重“细分目标人群”:在“潮牌盲盒”风靡已久、众多玩家要么疯狂要么“血本无归”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非目标”、“非受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潮牌玩具”。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杠杆傻瓜”吸金和出逃的效率,也避免了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游戏”过早被监管部门“锁定”。
中国和中国社会有自己的国情和民俗,即使是规则明确的合法彩票和赌博,也必须在严格的监管和监督下运作,对参与者的年龄、身份等都有各种限制。那么,这些伪装成“潮玩”、“经济”,实则“隐性规则赌博”的“潮盲盒”还能“盲”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