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全部系列-是模型还是玩具?泡泡玛特、微盒等盲盒的适用年龄和安全性遭质疑

泡泡玛特盲盒全部系列-是模型还是玩具?泡泡玛特、微盒等盲盒的适用年龄和安全性遭质疑

或因“六一”儿童节、“6.18”购物节影响,“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时隔3个月于6月2日重回千亿市值。与此同时泡泡玛特盲盒全部系列,一些电商平台也开始加大“6.18”盲盒手办的备货力度。

时下流行的盲盒是否适合儿童受到关注。 新京报记者在泡泡玛特电商频道发现,产品介绍页面中并未注明产品执行标准、适用年龄等关键信息,而向客服及多家线下门店咨询时,均被告知:告诉记者,该公司的盲盒3个10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玩。 不过,泡泡玛特盲盒产品外包装上写着执行型号标准(GB/T26701-2011)以及仅限15岁及以上人群的信息。 对于两者矛盾的说法,6月3日,新京报记者联系了泡泡玛特相关部门。 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事实上,新京报记者还发现,网络销售平台上介绍适用年龄和执行标准不明确的现象并非孤例,涉及“Rolife若来”、“威盒”等知名品牌。

市场监管部门近日也发出消费者提醒,“盲盒不等于玩具”。 对比盲盒执行的《模型标准》和《儿童玩具标准》可以发现,幼儿不在其适用范围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盲盒消费,避免成瘾。

泡泡玛特盲盒不适合小孩子吗?

6月2日,“盲盒第一”泡泡玛特股价连续3日上涨,收于73.95港元,创近3个月新高,总市值达1036.73亿港元。 6月3日,泡泡玛特股价虽有所回落,但截至收盘仍保持千亿市值。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泡泡玛特股价上涨可能与“6.18”、“6.1”儿童节盲盒销量增加有关。

菜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百万吨“6.18”预售产品已入库,规模同比增长100%。 此外,天猫披露,今年“6.18”大促第一个小时泡泡玛特销售额同比猛增1794%; 售罄。

因儿童节大受欢迎而被称为“潮玩”的盲盒泡泡玛特盲盒全部系列,其生产和实施的标准是什么? 是玩具还是模型,适用年龄是多少?

6月2日,新京报记者浏览泡泡玛特官方天猫旗舰店和小程序,随机浏览了多款盲盒,发现产品页面介绍仅有产品外观、尺寸、材质等信息,且突出显示“随机发货,不支持无理由退货”等,但在商品详细介绍页面并未说明商品执行标准、适用年龄等信息。 新京报记者作为消费者询问天猫旗舰店客服,某款盲盒是否适合五六岁儿童使用。 客服回答“是”。

6月3日,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分别致电泡泡玛特王府井APM店和来福士店询问盲盒的适用年龄。 两家店的工作人员均回答,年龄都在3岁以上。 当记者询问孩子们使用时是否有什么注意事项时,一名工作人员回答说,只需注意盲盒较尖的部分,拿取时注意一下即可。 此外,当记者还对“材质是否环保、是否适合孩子玩”表示质疑时,工作人员回应称,“不用担心!我们很多孩子都买来玩的。”

但新京报记者在某泡泡玛特盲盒外观盒上发现,盒子外包装上明确注明了执行标准(GB/T26701-2011)、适用年龄等信息,并标注了警示语:包装内含小零件,请勿吞食,本产品仅适用于 15 岁及以上人士。

线上渠道、线下门店、产品包装上关于适用年龄的咨询是矛盾的。 盲盒适合几岁的孩子使用? 产品执行标准GB/T26701-2011是玩具标准吗? 火热的销售网络渠道介绍为何缺失如此重要的信息? 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泡泡玛特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适用年龄未明确标注并非个案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网络销售渠道的信息介绍中未明确标注适用年龄的现象并非孤例。 新京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随机浏览的部分盲盒产品中,大部分网页详情均未注明适用年龄和执行标准,其中包括“Rolife若莱”、“Rolife若莱”等知名IP和品牌。 《魏盒子》。 在与客服的交谈中表情包设计,多数商家表示没有这么严格的年龄限制,3岁以上能辨别的孩子都可以玩。

在“玩具城”、“寻找独角兽”等天猫旗舰店销售的盲盒中,详细介绍中都注明了适用年龄。 有窒息危险,请勿让3岁以下儿童使用,建议15岁以上人士使用”;“寻找独角兽”提醒:“含有或含有小零件,儿童吞咽有窒息风险,请勿让3岁以下儿童使用。对于儿童,建议14岁以上的朋友使用。”但记者并未看到标明产品执行标准的页面。

此外,新京报记者与多家盲盒商家的客服人员交谈发现,大多数客服人员对于盲盒的执行标准并不了解其执行标准是什么。

监管部门提示“盲盒不等于玩具”

5月3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官方微博发布文章《盲盒是儿童玩具吗?》 》视频,揭秘盲盒与玩具的区别。据介绍,盲盒执行的模型标准GB/T26701-2011是《模型产品通用技术要求》,适用于收藏用的模型产品供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玩耍或使用的玩具标准为GB 6675,即《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

“盲盒不等于玩具,国家对儿童玩具有严格的要求。因为盲盒使用的型号标准并没有限制重金属、增塑剂、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视频中建议家长在购买盲盒时仔细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儿童玩具标准。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在“6月1日”发布消费者提醒,称由于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直观辨别盲盒内产品的质量,建议消费者不仅关注盲盒产品的质量,购买和使用儿童盲盒产品时除了品牌、价格等因素外,还应注意查看适用年龄、警告说明等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盲盒包装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另外,盲盒分为普通版和隐藏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导致孩子购买和使用此类产品。 产品很容易让人“上瘾”。 购买盲盒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量力而行,不要过度放纵,避免上瘾。

行业滋生“不规范、抄袭”等乱象

艾媒咨询《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潮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研究分析报告》预计,到2024年,潮玩游戏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关注潮玩游戏。进入游戏。 除泡泡玛特外,TOP TOY、52TOYS、十二楼、寻找独角兽等潮流玩具品牌也纷纷涌现。

“我国潮玩产业才刚刚进入初级轨道,存在‘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设计涉嫌抄袭、山寨’等乱象。” 一家潮流游乐公司高管孙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 对于市场的突然爆发,潮玩产业链尚不成熟。 “以上游生产为例,目前一个订单需要4个月才能发货,很多生产流程都是手工,不考虑半自动化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龙头企业,泡泡玛特一度陷入抄袭风波。 2020年2月8日,泡泡玛特全新AYLA动物时尚系列上线。 有消费者表示,该系列盲盒涉嫌抄袭知名娃娃公司“DollChatueau”的娃娃城堡产品。 2月18日,泡泡玛特发布道歉声明,决定立即从所有渠道下架AYLA动物时尚系列,并对已售产品进行退款和召回。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随着盲盒热度升温,引发了一波机票盲盒、汉服盲盒、化妆品盲盒等消费潮流,并出现过度营销、疑似营销等问题。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

“盲盒是一种体验‘惊喜’的消费行为,但关键不是‘盲’,核心是背后的设计和IP的打造。”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商会专委会委员赖扬翔新京报记者表示,一些商家趁着盲盒流行之际,将盲盒作为工具“清库存”,将有库存或不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如果乱象持续下去,行业只能短期受益,必然很快就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抛弃卡通形象,使得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

针对盲盒行业乱象,上海市消保委今年1月呼吁加快研究推进盲盒市场规范立法,建立健全盲盒数量第三方监管机制盒子隐藏钱财和提取概率,严厉打击侵犯版权、盗版、假冒伪劣行为。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秦胜男 校对:薛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