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加盟-夫妻俩卖盲盒一年赚16亿,揭秘泡泡玛特暴利生意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加盟-夫妻俩卖盲盒一年赚16亿,揭秘泡泡玛特暴利生意

燃彩晶(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苏琪

编辑| 韦嘉

以“盲盒”概念闻名的国内知名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6月1日晚,公司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从1.58亿元增至16.83亿元,近两年营收增速分别高达225%、227%。

最令人担忧的是其盈利能力。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实现爆发式增长。 仅以2019年数据来看,净利润率达到26.8%。 毛利率也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64.8%,堪比印钞机。

成立十年来,泡泡玛特从单纯的玩具集合店转型为自研产品占营收82.1%的IP品牌,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一家针对年轻人的公司,管理层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

同时,这还是一家夫妻店,副总裁杨涛是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宁的配偶。 招股书显示,王宁持有56.33%的股份。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曾在一次活动中问王宁:如果从商业模式的维度出发,你如何定义泡泡玛特? 王宁说,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是做零售业的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加盟,因为我们开了很多很多店; 有些人认为我们从事玩具行业是因为我们卖的是雕像; IP有很多; 有人说我们做展览,但这些都是泡泡玛特的方面。

看似泡泡玛特的触角又多又长,但也并非没有隐患。 IP矩阵的发展、自有电商平台拍趣的后续发展,以及新冠肺炎带来的线下展会延迟,都将是泡泡玛特成长的沉重负担。

从三年亏损到一年赚4亿

事实上,这并不是泡泡玛特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 2017年登陆新三板。 当时,它还没有展现出强大的吸纳资金的能力。 截至2016年,泡泡玛特已连续三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其营收分别为1703.21万元、4537.53万元、2942.61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277.29万元、-1598.04万元、-2483.53万元。 元。

后来,得益于Molly和Pucky两大IP,同时大力拓展线下门店数量,并新增机器人商店和展览两条业务线,泡泡玛特扭亏为盈,顺利上市。 2019年4月,出于成本考虑,泡泡玛特退出市场。

退市后,泡泡玛特的表现令人惊叹。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 2018年、2019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25.4%、227.2%,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 毛利率也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图形/天然气金融

该公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以2019年营收以及2017年至2019年营收增速来看,泡泡玛特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品牌。

不仅业绩出色,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足够出色。

成立10年来,宝玛特已完成9轮融资。 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刚完成Pre-IPO轮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

图表/财务管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2019年泡泡玛特从新三板退市时,其市值为20亿元。 红杉资本买入价值8000万美元的老股时,给出的估值为21亿+。 Paomat IPO前轮融资估值为25亿美元。 以4.5亿元利润计算,红杉资本PE为33倍,新投资者增资PE为39倍。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公司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什么?

IP+盲盒,1个娃娃销量4.5亿

作为一家两年营收翻10倍以上的公司,泡泡玛特的法宝之一就是IP运营,并且配备了盲盒玩法。

“泡泡玛特纯粹做玩具没有任何增值意义,也不会刺激用户消费,盲盒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位投资人告诉燃财网。

泡泡玛特披露,公司目前运营85个IP,其中自有IP 12个、独家IP 22个、非独家IP 51个。 其中,最大的自有IP《莫莉》2019年销售额达4.56亿元。

自有IP主要是指获得的代表性IP和内部设计团队开发的IP。 2018年7月,跑玛特收购了Molly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并于2019年4月收购了Molly的全球知识产权所有权。 就自有IP而言,公司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卡通形象,包括开发和销售。

Molly由王新明先生创立,2006年上市,但受限于制造成本和市场,销量一直表现平平。 直到2016年4月,泡泡玛特与王新明签署独家授权协议,并于8月推出首款“莫莉十二生肖”盲盒系列,一炮而红。

可以说,泡泡玛特给莫莉带来了第二次生命,莫莉也让泡泡玛特的品牌和盲盒的形式刮起了龙卷风,硬核玩家为此花了很多钱。 。

统计显示,仅2018年双11当天,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盲盒销售额就超过2700万元。 2019年双11,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销售额达8212万元,同比增长295%,位居天猫玩具品类第一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加盟,超越乐高、万代等国际品牌第一次。

在闲鱼交易量排名前十的盲盒产品中,Molly排名第一。 2018年,闲鱼上交易的原价59元至79元的莫莉娃娃订单超过23万个,均价270元,最贵的价格上涨了39倍。

曾有人向冉采评价,“虽然泡泡玛特拿下了很多IP,但其他99个IP加起来,没有一个莫莉卖得好”。 不过,从数据来看,泡泡玛特正在有意识地打破这种局面。

2017年至2019年,Molly分别占其总营收的25.9%、41.6%和27.1%,均有所下降。 这或许是因为团队有意加强自有IP的丰富度。

同时,泡泡玛特在稳定自有IP占比的同时,加大了独家IP的占比。 独家IP占比从2017年的3.1%增长到2019年的35.4%,与自有IP占比几乎持平。 平坦的。

受此影响,泡泡玛特自研产品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29%提升至2019年的82.1%,控制力逐渐增强。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泡泡玛特旗下4个IP累计销售额已过亿元。

图形/天然气金融

要知道,2010年泡泡玛特成立时,还只是一家玩具收藏店。 如今,自有产品可为泡泡玛特带来13.84亿元收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有品牌。 “这是其毛利直线上升的根本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卡通人物,盲盒的玩法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复购。 盲盒售价为49元至99元。 例如,一只莫莉的售价为69元,生产成本不到售价的10%。 盲盒通常有12种不同的常规形状,一个盒子里有12个盒子,隐藏盒子的中奖率只有1/144。 如果你想收藏一套,难免会重复购买,因为如果你能赢得隐藏的钱,那么你几乎一卖就能赚回一盒的钱。

在华兴的一次活动上,王宁在与包凡交谈时表示,盲盒并不是什么新玩法。 人们之所以认为盲盒很重要,主要是因为泡泡玛特向大众推广了潮流的玩乐文化。 同时盲盒能够很好的提升购物体验,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来做零售,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普遍性,验证这个玩法的成功。

不过,盲盒也曾陷入争议。 2019年7月,泡泡玛特公仔被曝甲醛超标,随后泡泡玛特回应称:所售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相关产品已报检。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盲盒经济的受众很多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识别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 如果你盲目投入资金购买盲盒,或者在二手交易平台花高价购买盲盒娃娃,认为可以保值、升值,那么你可能会成为收割和套路的对象。

线上线下渠道多点布局,但自有潮玩社区薄弱

除了IP+盲盒玩法之外,泡泡玛特的另一个盈利点在于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的布局。

泡泡玛特目前拥有零售店、线上渠道(天猫旗舰店、泡泡盒抽屉、百趣等国内主流电商)、机器人专卖店、展会、批发五大销售渠道。

在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环境下,泡泡玛特首先想尽办法抢占线下积分。

多年来,泡泡玛特一直在逐步提高零售店的比例,零售店仍然是其主要销售渠道。 2017年至2019年,新零售门店数量分别为17家、36家和53家。 截至2019年,泡泡玛特拥有零售门店114家(覆盖33个一二线城市)。

“因为线下门店更能直接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 据一位投资人介绍,泡泡玛特的线下运营非常细致,无论是店员的言语还是玩具的陈列,都会让用户有消费的冲动。 他曾经在泡泡玛特一家门店待了两个小时,发现其线下店的人流量是邻近店的3-4倍,而且至少有50%的人买完东西后就出来了。

但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零售门店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01亿元、2.483亿元、7.397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63.9%、48.3%、43.9%,并逐渐下降。 这可能是为了控制高额的租金。 招股书显示,租金费用从2017年的911.3万元上涨至2019年的5349.5万元。

为了减轻负担,从2019年5月开始,泡泡玛特在北京金台路等主要地铁站安装了自助售货机。 这些机器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渗透到不适合开店的地方,检验实际的市场前景。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跑玛特在中国拥有825家机器人门店(自动售货机),其中81家机器人门店由合作伙伴运营,每月分成总销售收入的35%。 不过,招股书显示,机器人门店贡献的营收占比近年来逐渐下降,从2018年的16.8%下降到2019年的14.8%。

潮玩一直是一个低库存、高增长的市场,线上渠道也是每个品牌的必备。 近三年来,泡泡玛特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也逐渐提升,从2017年的9.4%上升至2019年的32%。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天猫旗舰店产生的收入为2.51亿元。 自2018年9月推出微信小程序泡泡盒机以来,营收从2018年的2300万增长至2019年的2.71亿元。

此外,泡泡玛特披露,目前注册会员(线上+线下)320万。 2019年,泡泡玛特注册会员整体重复购买率达到58%,微信公众号拥有200万粉丝。

除了外部渠道的流量外,跑玛特还推出了自己的在线粉丝社区“Paqu”。 有投资者猜测,招股书中没有看到Paqu的用户和营收数据,或许是因为数据不够好。

“如果Paqu为主线上渠道,线上渠道收入9.4%-20%-32%的增长曲线就非常好。因为大量用户在自己的电商平台上付费,有很好的回购表现线上渠道已经拥有一定的核心用户群体,有机会基于宝玛IP生成潮流文化社区,通过社区中的UGC进步放大IP的价值,在社区中巩固用户共识。如果能做到以上,基于潮玩的垂直社区电商平台就基本形成,其价值将远远超过线下渠道。” 这位投资人说道。

上市后前景如何?

不得不承认,泡泡玛特打开了整个潮玩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时尚零售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同时,在中国潮流玩具日益普及的带动下,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元。

但对于泡泡玛特来说,上市后的前景仍将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是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碎片化、竞争激烈。

根据沙利文报告,2019年,按零售额计算,前五名品牌分别占中国时尚零售市场份额的8.5%、7.7%、3.3%、1.7%和1.6%。

报告显示,跑玛特位列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8.5%,那么剩下的四家是谁呢? 有人认为应该是酷乐超玩、52toys、爱漫,也有人认为应该是IP站、美猜、52toys。 这个市场仍然有很多竞争对手。

据三桥高林咨询观察,就潮玩市场各玩家规模而言,除泡泡玛特位居榜首外,全国线下门店超过200家的酷乐潮玩位列第二。 据悉,其盲盒销量已达数亿,可占总销量的10%以上。 此外,Sundries Club去年底已经开设了200多家门店,这三个品牌现在在市场上的表现恐怕会更好。

在这个行业中,不仅同行在竞争,一些跨界品牌如名创优品也在杂货店销售盲盒,价格区间相对较低。 其门店可能主要分布在三四线以下城市,形成差异化。

其次,对于这样一个依赖线下的行业来说,新冠疫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线下门店的销售受到影响,无限期推迟的玩具展也将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

王宁曾表示,每年两次的玩具展是公司近年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每年都有数百位艺术家带着他们的最新作品来到这个展览,我们也从这里发现了很多有潜力的艺术家。 这个平台是艺人的试镜地,一些新的IP也在这里诞生。

2017年至2019年,其展览收入分别为680万、2560万、4550万,分别占全年总收入的4.3%、5.0%、2.7%。

而最重要的是,泡泡玛特对IP的依赖。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无法确保莫莉的受欢迎程度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如果 Molly 受损或无法维持目前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它将别无选择。 产品困境。

另外,IP授权协议的期限也可能带来风险,因为有些产品是根据授权协议开发的,授权期限通常为1-4年。 负面影响。

但总体来看,这个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 三桥高林咨询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因为疫情的原因,炒鞋者手中的库存价格去年已经下降了50%,但盲盒尚未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泡泡玛特4月份的销售额已经恢复到80%。

泡泡玛特的上市,即将给潮玩行业带来新一波利好。 趋势过去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还有待考验。

*标题图片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