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盲盒批发进货渠道-泡泡玛特被千万强制执行,市值缩水千亿。 王宁就不能讲新故事了?
文字| 新消费金融研究院
近日,被誉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玛特被强制执行1710万元。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7月5日卡通形象,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目标约1710万元。 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高管信息公开网
泡泡玛特对此公开回应称:“本案属于正常商业纠纷,我们已于7月10日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并已支付全部款项。”
新消费金融研究院注意到,曾经火爆的泡泡玛特近两年收入增速明显下滑。 不仅业绩不佳,市值也缩水数千亿。 此外,泡泡玛特还多次涉及虚假宣传、抄袭、违规等行为。
随着“盲盒热”逐渐降温,消费者对泡泡玛特的质疑也浮现出来。 如今,逐渐失去网红光环的泡泡玛特,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故事。
业绩增速断崖式下跌,市值缩水千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近年来业绩增长趋弱。
2022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期内营收46.17亿元,同比增长2.81%。 这是自2018年以来连续第五年营收增长,但其营收增速从220%下降至2.8%。
具体来看,其内地收入总计41.63万元,其中线下渠道、线上渠道、批发等收入均略有下降。 线下渠道收入划分方面,零售店销售收入小幅增长,机器人店收入下降19%。 至于机器人商店收入下降的原因,财报显示,是由于2022年多地爆发疫情,对线下销售造成较大影响。
2022年,泡泡玛特营业利润为5.83亿元,而2021年这一数字为11.5亿元,同比下降49.3%。 调整后净利润5.7亿元,较上年同期10亿元下降42.74%。 此外,其销售成本、分销及销售费用也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3%及33.0%。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2022年的毛利润和毛利率将大幅下降,毛利润将从2021年的27.59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26.55亿元,下降3.8%; 从2022年的61.4%增至2022年的57.5%。
对于毛利下降的原因,泡泡玛特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营收低于预期以及销售成本增加所致。
不过,这并不是泡泡玛特毛利首次下滑。 根据其历年财报,其毛利率2019年为64.77%,2022年仅为57.5%,已连续四年下滑。
除了财报中释放出泡泡玛特经营状况不佳的信号外,其股价走势更直观地反映了这一情况。
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收盘价为每股69港元,总市值达953亿港元。 随后“盲盒经济”流行,消费市场掀起了追求和喜爱潮流玩具的潮流,泡泡玛特的股价也一路飙升。 2021年,泡泡玛特股价一度突破100元,市值接近1500亿港元。
不过,截至7月18日盘中,泡泡玛特报19.48港元/股,总市值仅为264.21亿港元,较2021年缩水逾千亿港元。
作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的发展状况也是反映盲盒赛道现状的“晴雨表”。 曾经风靡一时的盲盒,如今已经呈现出“衰退”之势。 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盲盒正在杀死潮玩”。
小红书上,与“盲盒闭关”相关的笔记有4万多条。 作为行业巨头,泡泡玛特也有改弦易辙的趋势。
独立分析师、投资人、电商及零售行业研究员庄帅认为,盲盒是一种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销售形式。 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可以让用户产生购买欲望,但没有人能忍受天天抽奖。 长期来看,消费者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进入疲劳期。
消费者回归理性,跑玛特维权数据位列第一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王宁在北京中关村开设了泡泡玛特第一家线下实体店。 当时的泡泡玛特是一家销售玩具、家居、数码产品和零食的“潮流杂货店”。 当时的泡泡玛特并不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但王宁坚称泡泡玛特要成为“中国的迪士尼”。
2016年,泡泡玛特引入盲盒销售模式,Sonny Angel系列盲盒畅销,一年创造收入约3000万,占总收入的30%。 但因为没有拿到版权,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王宁只好开始寻找新的IP。
泡泡玛特真正的转机或许是“莫莉”带来的。 王宁获得莫莉独家授权后,泡泡玛特的发展开始一路高歌,在国内市场火爆,甚至带动了国内的“盲盒经济”。
莫莉
据公开报道,2018年,Molly系列年销量突破500万台,Pucky系列半年内销量100万台,LABBUBU两周内销量超过2万台。 当时泡泡玛特盲盒批发进货渠道,POPMART天猫旗舰店在潮流玩具年销售额中排名第一。
但当“盲盒热”消退后,消费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泡泡玛特不仅业绩下滑、市值大幅缩水,还面临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跑玛特开出20万元罚款。 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虚假宣传罪。
2021年12月,北京泡泡玛特全资子公司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利用虚假价格诱骗消费者与其交易而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2022年,泡泡玛特陷入被中消协点名的舆论风暴。 其起源是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合推出“盲盒套餐”,引发抢购热潮。 其中,有消费者一次性花费1万元以上购买了106份餐食,也有消费者购买了代餐服务。 对此泡泡玛特盲盒批发进货渠道,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泡泡玛特,认为这是利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的行为。
随后,泡泡玛特回应称,暂停所有定制盲盒业务,防止可能出现的食物浪费,并提醒授权方在活动机制设计中避免过度营销,遵守公序良俗,提醒消费者消费理性地。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发布的《潮玩消费者权益保护舆情分析报告(2023)》指出,2023年上半年潮玩消费维权舆情分类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产品售后、产品质量、未成年人销售、社交媒体。 价值取向、虚高价格、产品版权等。
其中,虚假宣传在维权舆情中占比最大,占31.78%,体现在部分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低质、高价的新潮产品。产品。 其次是产品售后维权舆情,占比21.63%。 一些商家不及时处理售后问题,不采取行动,产品有严重缺陷或购买尚未发货,却无故七日内不退货。 这一点在投诉网站上最为明显。
报告数据显示,跑玛特维权数据最多,占比85.56%,大部分集中在产品质量、未成年人退款难、虚假宣传等方面。
“核心IP依赖”亟待解决,未来如何打破局面?
近两年,我国潮玩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随着新玩家不断加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在“内卷化”压力下,泡泡玛特也在尝试逐步淡化“盲盒标签”。 王宁曾强调:“我们不认为泡泡玛特今天的成就仅仅是得益于盲盒这一载体,泡泡玛特快速增长的核心要素是IP本身。”
上市时,泡泡玛特也在招股书中强调:“IP是我们业务的核心”。 但泡泡玛特似乎过于依赖单一、核心IP,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
2022年财报显示,SKULLPANDA、Molly、Dimoo连续两年占据IP前三,而Dimoo已经是2019年推出的IP,而SKULLPANDA则是2020年推出的IP。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多年来,泡泡玛特还没有开发出像莫莉这样有影响力的新IP。
潮玩之所以被称为潮玩表情包设计,是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引领潮流”。 虽然泡泡玛特推出了BJD娃娃、手办等多款产品,但说到泡泡玛特,消费者首先想到的还是潮玩“盲盒”和嘟嘴小女孩莫莉。
以泡泡玛特的新IP《小野》为例,目前该IP的收入占比仅为3.1%。 同时,泡泡玛特更倾向于推出老IP衍生品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大力开发新IP,并没有真正解决IP焦虑。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曦认为,一方面,泡泡玛特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和新消费趋势的风口,泡泡玛特很难再次上线形成市场格局。引领消费潮流的同时,未能实现顺利转型;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的公司治理和运营水平未能随着上市而迅速提升,导致近两年业绩下滑、股价和市值大幅上涨。 收缩。
当然,泡泡玛特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不仅尝试退出MEGA系列高端定位产品,还加大力度拓展海外新市场。
2022年,泡泡玛特将在英国、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目前,泡泡玛特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业务,拥有40多家线下零售店、100多家机器人门店。
此外,泡泡玛特还建设了主题公园,放大IP的商业价值。 创始人王宁曾表示,泡泡玛特将成为“中国的迪士尼”。 但与迪士尼不同的是,泡泡玛特并不打算打造大型主题公园,而是主打“小而美”的差异化定位。 为此,泡泡玛特与北京朝阳公园达成合作协议,对公园内及周边街道、森林进行“欧韵”项目改造。
为了丰富IP形象,泡泡玛特还推出了旗下首款手游《梦想家园》。 将五个经典IP角色MOLLY、DIMOO、SKULLPANDA、LABUBU、PUCKY融入到游戏中,赋予他们不同的属性,陪伴玩家建造梦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