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进货渠道-为何资本市场不看好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进货渠道-为何资本市场不看好泡泡玛特?

刘元举/文 3月28日,潮流玩具龙头企业泡泡玛特公布2021年财报,总营收44.91亿元,同比增长78.7%; 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63.2%; 基本每股收益0.62元。

从具体的经营数据来看,可以说泡泡玛特的形势不错。 2021年,泡泡玛特线下门店总数将增长,线上渠道的收入贡献将超过线下零售门店。 线上渠道是线下渠道的衍生品。 如果说线下仍具有抢占地段的优势,那么线上的发展则体现了泡泡玛特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

此外,泡泡玛特自有IP收入占比57.6%,较2020年增长18.6个百分点。自有IP无版权费,利润较高。 更重要的是,自有IP的收入体现了泡泡玛特将渠道优势转化为自主IP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泡泡玛特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很重要的,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毛利萎缩和监管收紧的总体影响不会很大。

不过,对于泡泡玛特的投资价值,目前仍存在不少争议。 当一位投资者感叹“泡泡玛特真是泡沫”时,另一位投资者则直言:“喝普通白酒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喝酒和喝普通白酒的区别。” 来自茅台。”

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泡泡玛特。 3月28日开盘后,积极的表现一度推高泡泡玛特股价,涨幅达6.67%。 但下午开始大幅下跌,盘中跌幅接近10%,最终收于31.00港元/股,跌幅6.06%。 市值约为435亿港元。 2021年2月创下每股107.6港元新高后,泡泡玛特股价已下跌70%。

从整体背景来看,股价下跌仍受到过去一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看法的影响。 具体到泡泡玛特卡通人物,资本市场仍担心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疫情影响收入。 此外泡泡玛特进货渠道,随着Omicron毒株在全球蔓延,更强的传播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疫情之下,年轻人去购物的次数会减少,而购买盲盒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灵活的消费行为。 线上渠道的基础在于实体店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力以及对消费者心智的影响。 如果消费者与线下实体店的接触减少,不仅会影响线下销售,还会影响线上销售,从而影响整体业绩。 资本市场不仅奖励过去的业绩,还反映对未来业绩的估计。 资本市场对疫情的担忧势必影响股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为何在靓丽业绩公布后,资本市场会给出不同的看法。

当然吉祥物,疫情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口红效应”的产品。 但“口红效应”也是有门槛的。 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后,口红效应无法抵消收缩效应。 这是其中之一。 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口红效果产品往往价值低、随意,针对的产品和服务多变。 人们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时尚事物,年轻人的爱好变化得很快。 已经有很多具有“赌”、“好看”等特点的产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 可以想象,融入电子科技和社会因素的潮流产品会更受欢迎,但泡泡玛特缺乏这个基因。 潮流产品就像水,而水本身就是多变的,这意味着这个行业注定会快速变化。

此外,盲盒系列还会不断推出新品,但消费者存放的空间有限。 当琳琅满目的盲盒娃娃布满家庭和办公室后,人们会逐渐厌倦它们。 盲盒的价值在于识别。 只有同事、闺蜜、朋友、同学收集同一套,才能拥有这种认可所产生的价值。 当这种身份逐渐消失时,“身份稀释”就会导致“价值稀释”的现象。

正是因为这些系统性负面因素,导致即使业绩数据很好,资本市场也给出了负面反应。

泡泡玛特也意识到了审美疲劳。 海外化可能是其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泡泡玛特中国大陆以外的批发及其他收入从2020年的7420万元增至2021年的1.374亿元泡泡玛特进货渠道,同比增长85.2%。 这主要是由于海外市场的拓展。 扩张。 然而,这样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 这条路是否会被更熟悉当地消费者喜好的本土品牌所取代,还有待观察。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