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批发商-京东健康、泡泡玛特相继上市! 投资者为何看好经济新赛道?

泡泡玛特盲盒批发商-京东健康、泡泡玛特相继上市! 投资者为何看好经济新赛道?

从难以理解、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到争先恐后地涌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扎堆进入“新经济”投资赛道。 当资金聚焦95后、00后的消费模式,从互联网医疗到时尚游戏,“新经济”赛道为何吸引投资者竞相争夺?

我们不妨从近期在香港上市的泡泡玛特和京东健康入手吉祥物设计,了解投资者看好的新投资赛道的独特优势。

泡泡玛特:小盲盒大市场

12月11日,国内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登陆香港联交所,“潮玩文化第一股”正式诞生。 泡泡玛特发行价为38.5港元,股价最高时达到81.75港元。 以此计算,泡泡玛特巅峰时期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泡泡玛特”这个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但“盲盒”却是年轻一代的最爱。

所谓“盲盒”,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在打开之前并不知道它是什么。 通常包含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是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玩偶。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消费刺激,让年轻人着迷。 百度指数显示,跑玛特用户画像的年龄分层集中在20岁至39岁年龄段,对应80后到90后,甚至00后。

“盲盒”经济:用户发展体系

2010年11月,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泡泡玛特)成立,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 然而泡泡玛特盲盒批发商,从成立到2016年推出“盲盒”,泡泡玛特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6年,泡泡玛特推出“盲盒”,一炮而红,迅速成为增长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在业务布局方面,结合“盲盒”,IP运营已成为跑玛特的核心业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跑玛特运营93个IP,其中自有IP 12个、独家IP 25个、非独家IP 56个。 目前,已有4个IP累计收入过亿元。 同时,跑玛特预计今年将推出30多个新IP。

造型独特的娃娃、流行的IP、不确定性的刺激,让年轻一代逐渐养成了盲盒消费的习惯。 当用户培育完成后,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步完善,IP数量和产品系列不断增加,通过线上线下营销、联名、展会等方式扩大影响力,粉丝不断增加。基础巩固,最终成就泡泡玛特。

据泡泡玛特披露的信息,目前泡泡玛特线下直营店超过150家,机器人门店超过900家,深度覆盖全国63个城市,并已入驻香港、台湾、欧洲等地。 、美洲、东南亚和中国。 澳大利亚等22个地区和国家。 2020年双十一,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最终销售额1.42亿元,成为玩具品类“亿元俱乐部”首个成员。

“盲盒”让泡泡玛特业绩一路飙升。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2017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净利润分别为156万、9952万、9952万。 4.51亿。 增速分别增长6119%和353%。 短短三年时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三级跳”。 在保持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泡泡玛特还拥有出色的经营现金流管理。 截至2020年4月末,泡泡玛特持有现金及等价物近7.9亿元。

不仅利润增长,作为一家玩具公司,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也高得惊人。 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毛利率从47.6%增长至64.8%。 这份成绩单足以支撑压倒玩具行业的多个巨头。

投资者获得百倍回报

泡泡玛特的融资过程就是潮玩破圈的过程。

一旦放入创投圈,泡泡玛特可以说是任何投资人都会经过的项目。 在潮玩破圈之前,很少有投资者愿意投资这家公司。 但当95后、00后登上消费主舞台时,“盲盒”已成为年轻人的爱好,“潮流玩法”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的对象。

自2010年成立至2020年成功上市以来,跑玛特已经经历了10轮融资(包括IPO上市),其中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创投工场、奇富资本、华强投资、金汇丰投资、黑蚂蚁资本、忠心资本等。谷资本、华兴资本、宜享资本等投资机构。 其中泡泡玛特盲盒批发商,红杉中国IPO前持有宝玛特4.87%股权,为第一大外部机构股东。

2017年1月,泡泡玛特登陆新三板,随后于2019年4月退市,退市前市值20亿。 2020年12月11日登陆港交所后,市值突破千亿。 这样的表现也让投资者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早期投资者甚至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作为“潮玩文化第一股”,上市时并没有设立基石投资者。 不过,“盲盒”最终成功通过了市场的考验。 对于泡泡玛特的成功,投资者有一个共识,“泡泡玛特成功的核心绝对不是因为盲盒,而是从设计、供应链,到最终零售终端已经形成的平台能力。”

泡泡玛特董事长王宁曾公开表示:“我经常说,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中国最像迪士尼的公司。我们可能不是就像迪士尼一样。就像迪士尼拍了那么多电影,但我们可能有很多像迪士尼一样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孵化IP、挖掘IP、商业化IP。”

京东健康:抢占互联网医疗“第三极”

12月8日,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京东健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根据港交所公告,京东健康公开发行价格定为每股70.58港元。 股本方面,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65亿港元。

互联网医疗上市巨头正式迎来“第三极”。 此前,阿里健康(00241.HK)和平安好医生(01833.HK)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上市以来,京东健康股价上涨近50%,市场表现十分亮眼。

最年轻的京东独角兽

京东健康是京东旗下经营大健康业务的子公司。 其业务包括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健康服务四大板块。 虽然京东布局大健康业务已近十年,但事实上,京东健康于2018年正式注册公司,并于2019年5月正式宣布独立运营,可谓是最年轻的京东独角兽。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类:线上零售药房业务和线上医疗健康服务。 京东健康线上平台借助京东健康的品牌知名度、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以及专有技术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品类,与京东大药房形成良性互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累计用户数超过1.5亿,其中医药零售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250万。 上半年,京东健康日均在线咨询量近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倍。

作为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京东健康在物流服务、技术、用户流量、支付处理、营销和行政服务等方面充分享受京东的支持。 尤其是物流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京东健康下半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平台上第三方商家超过9000家,京东健康第三方药品批发交易平台“药精材”下游采购商超过17万家。 京东健康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覆盖全国的分销基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230多个其他仓库)快速抢占市场。

京东健康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京东健康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 2020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46%。 增速也高于近两年。 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3.8%、3.0%、3.2%和4.2%。

机构扎堆互联网医疗赛道

刘强东曾表示,“如果健康领域做得好,我们就能重建京东”。 京东内部对京东健康的期望来自于对互联网医疗前景的预期。

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在在线医疗和医保问题上,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闭环,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药品流通”,充分发挥在线医疗优势,支持和帮助医药电商发展。 近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互联网医院超过900家,远程医疗协作网络覆盖2.4万多个地级市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5500余家。 医院可以提供在线服务。

互联网医疗是一个规模大、前景好的赛道,也是机构投资者非常青睐的投资赛道,这也让京东健康成为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今年8月,京东健康完成9亿美元B轮融资,融资后估值300亿美元。 投资者包括长期看好医药行业的高瓴资本。 上市之际,机构基石投资者也是星光熠熠。 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知名对冲基金老虎环球、贝莱德、高瓴资本清算池资本、中国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等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约13.5亿美元(约105.3亿港元)股份。 华兴资本担任其2019年5月A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此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霸菱亚洲投资旗下Triton Bidco Limited、CPE ChinaFund、中金资本、宜翔资本也参与了京东健康的投资。

结论:

无论是潮流游戏还是互联网医疗,随着经济模式不断更新,新的投资赛道不断涌现。 敏锐的投资者只有不断寻找消费者关注的痛点ip形象,才能找到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