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盲盒一共有多少个人物-“盲盒”泡泡玛特,从上瘾到上市
近日,有消息称泡泡玛特将于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IPO价格为38.50港元。 拟在全球发行1.36亿股,在香港发行1628.6万股,在国际发行1.19亿股。 每股发行价区间为3.150-38.50港元,募集资金区间为人民币42.75亿元至人民币52.24亿元。
此举意味着,自今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泡泡玛特终于进入香港上市倒计时。 这也意味着第一个盲盒的诞生。
成立于2010年的泡泡玛特,是如何从一家毫无特色的文创小百货逆袭成为潮流游戏的领头羊,让无数年轻人掏空腰包甘愿抽盲盒的? 备受资本青睐的泡泡玛特在香港IPO后将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会让人“上瘾”、“盲从”吗?
文创百货逆势1号
泡泡玛特(POP MART)是近年来资本寒冬中的“热流”:单笔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飙升至数亿元; 估值4年增长58倍,净利润3年翻番287倍; 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泡泡玛特不负众望,以一己之力“破壁”二次元,引领玩游戏风潮,走进资本殿堂,打破人们期待。
据传,12月2日正处于IPO期的泡泡玛特很快结束了国际配售,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 资本市场对泡泡玛特的青睐速度很快。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初期主要销售玩具、化妆品等创意小玩意。 它卖什么受欢迎的东西。 这与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文创产品店没什么两样。
泡泡玛特中关村首店
“什么都卖,但卖杂货。” 没有品牌,利润就无法增加。 这让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这个1985年的小伙子很是苦恼。 识别商品品牌,而不是渠道品牌。”
壮士断腕,王宁决定做减法,砍掉无利可图、经营复杂的品类,减少门店的SKU。 在这个过程中,王宁的团队发现,来自日本的IP形象玩具产品“新世界”的销售增速惊人。 这为泡泡玛特的转型带来了新的灵感,引入了由香港知名设计师Kenny Wong设计的Molly IP。
2016年,与王新明合作的泡泡玛特推出首款“莫莉十二生肖”盲盒系列,深受潮流粉丝的喜爱。 以前只能在香港买到的Molly,现在门口的Bubble Mart都可以买到。 实现了。 至此,泡泡玛特的定位已经从传统文创小百货向时尚IP品牌转型。
在互联网的“放大镜”下,泡泡玛特玩转吉祥物,一不小心打开了潮玩的盲盒,也打开了资本的盲盒,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潮牌NO.1。
从上瘾到上市的“盲盒”
近年来,随着“Z世代”消费力的崛起,泡泡玛特走红,“盲盒”一词在互联网电商界被“火爆”。 盒子经济”现象。
什么是盲盒? 盲盒是盲选和盲抽。 买的时候不能开箱。 你只能靠运气画它。 如果拿到神秘的隐藏物品,会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心理,激发他们再次购买的欲望。
其实,盲盒的核心玩法并不新鲜。 很像小时候买脆面收卡片,买饮料“再灌一瓶”,让人欲罢不能。
盲盒是随机的,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不确定的执着,每一次开箱都像是在经历一场“赌”的经历。
在IP玩风潮中,泡泡玛特“玩”出“盲盒”方式,让消费者体验“盲抽”的购物心理——买一个,想收藏全套。 集齐全套还能给人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泡泡玛特推出的稀有隐藏款,给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种叠加的“玩”消费体验对于“Z世代”来说是非常享受和有趣的。 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沉迷”,因此盲盒的复购率很高。
《中国企业报·财经》走访泡泡玛特实体店发现,单个盲盒价格在59元至79元不等,售价69元的居多。 虽然单价不高,但在网络口碑裂变的运作下,泡泡玛特时尚盲盒在二手市场溢价出售的情况非常普遍。 更有什者,被炒至1000元,最高溢价近40倍。
盲盒背后庞大的产业链为泡泡玛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资本的橄榄枝。
企查查数据显示,作为国内最大的潮玩“盲盒”,泡泡玛特自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完成启富资本、国瑞众清、华强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和华兴新经济基金。 投资8轮融资。
泡泡玛特8轮融资
有了资本的加持,泡芙玛特进入高速发展期。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国运营着136家线下门店和1001家机器人门店; 营收8.178亿元,毛利5.33亿元,营业利润2.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宝玛特拥有93个IP,其中自有IP12个,独家IP25个,非独家IP56个。 这三个品类的毛利率分别为73.4%、70.3%和67.9%。 在自有IP中,黄头发翘嘴的“莫莉”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7年至2019年,《莫莉》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9%、41.6%和27.1%。
今年“双十一”,泡泡玛特表现不俗。 天猫旗舰店总销售额达到1.42亿元,位居天猫大玩具品类第一。
泡泡玛特,从一家普通的文创小百货,摇身一变,摇身一变成为大众潮玩。 首先,在决策上泡泡玛特盲盒一共有多少个人物吉祥物,王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了Molly潮玩盲盒系列,打开了市场,赢得了粉丝。 其次,盲盒“更上瘾”的玩法,加上网络口碑的裂变方式,以及二手市场的溢价交易,都为泡泡玛特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最终,资本的力量催化了包子的成长,也加速了包子赴港IPO的进程,迎来了资本的狂欢。
“盲盒”上市后,还会让人盲目跟风吗?
流行,是一阵风。 往往难以为继。
泡泡玛特引领的盲盒风潮还能持续多久? 成功赴港上市的泡泡玛特,还会让年轻人“上瘾”、“盲从”,越抽越想抽吗?
作为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Z世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并不是这个东西“设计的好”,而是“他们觉得设计的好”。 尤其是二次元世界的年轻人,从小接触多元文化,追求个性和自我展示。 与保守消费相比,他们更愿意基于情感需求和自我取悦行为进行消费。
泡泡玛特的成功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016年转型之初,泡泡玛特签下了王新明Molly的独家IP版权,并很快推出了Molly星座系列盲盒。 黄头发、嘟嘴的小女孩Molly很有个性,盲盒玩法让年轻消费者很“过瘾”。
此后,泡泡玛特先后签约了毛毛屋、拉布布、美图、萨特罗伊、PUCKY等多个国内外一线潮流玩具品牌,开始进军主流大众市场。
Molly作为泡泡玛特旗下首个潮流游戏IP,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年销量超过400万,销售额超过2亿元。 毫无疑问,Molly是泡芙玛特最受欢迎的IP之一。
盲盒大火,泡泡玛特即将上市。 泡泡玛特通过盲盒将年轻人的潮流消费欲望放大。 被放大的消费欲望总有一天会回归理性,平静下来。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消费群体从潮玩IP粉丝向年轻女性消费者的扩张成为其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泡泡玛特官方数据显示,18-24岁的女性是盲盒消费的主力军,25-29岁的消费者占总消费群体的26%。 泡泡玛特这个小众派,面临着一个不小的考验,就是要“打破”核心消费群体的围墙,吸引更多年龄段的消费者,把蛋糕做够大。
更严重、更紧迫的是泡泡玛特潮玩的IP版权问题。 10年创业期间,宝玛特曾多次遭遇IP版权纠纷。 就连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潮剧莫莉,也曾被曝出在人物造型和服装造型上抄袭。
二手市场的潮玩盲盒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投资理财产品。针对低成本的工业流水线潮玩
不具备投资价值,“盲盒炒作”相对来说是一种市场炒作。 未来,监管层或许也会注意到盲盒市场生态的混乱。
作为成长于互联网的第一代人,“Z世代”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将决定未来市场的走向。 泡泡玛特的上市,是否预示着代表“后浪”的“Z世代”消费力即将进入社会主流舞台泡泡玛特盲盒一共有多少个人物,彰显“后浪”的威力?
资本潮退去后,“盲盒”还会让人盲目跟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