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盲盒抽奖是真的吗-盲盒大行其道,监管别“盲目”

盲盒抽奖是真的吗-盲盒大行其道,监管别“盲目”

“盲盒干辣椒”、“盲盒32根胡萝卜”、“免费盲盒土豆”……近期,随着疫情的爆发盲盒抽奖是真的吗,一些地方出现了卖水果等生活用品的现象还有盲盒里的蔬菜。 上海、吉林先后发出合规警告和提醒函,明确提出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不得利用盲盒销售清理积压库存盲盒抽奖是真的吗,不得利用盲盒作为噱头掩盖事实。产品信息、捆绑销售等

起源于娃娃盲盒的盲盒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渐延伸至文具、美容、零食、旅游等行业。 与此同时,夸大商品价值、捏造中奖概率、销售过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过度营销、设置不退货、不换货条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该律师表示,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导规则,为盲盒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划定合规红线。

中彩票的几率是否真实很难知道

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8岁女孩乐菲,两年前迷上了盲人娃娃盒。 现在,一个又一个被拆解的小娃娃,整齐地摆放在她的房间里。 乐飞妈妈说,该品牌的娃娃盲盒有很多系列、很多主题。 如果你想拼凑出一套,你就必须不断地打开它。

在长春的各大商场,不少销售文具、饰品、玩具的商店都会在显眼的位置摆上摆满各种盲盒的大货架。

“这些盲盒都是以隐藏物品或者高价值产品为噱头,营销方式类似于抽奖,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很多盲盒玩家在盲盒购买后都会去二手交易平台炒作。”他们抽取了隐藏物品,至少可以有原价四五倍的利润。” 曾在两家玩具文具店销售盲盒产品的庞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庞源第一次接触盲盒是在2019年底,当时盲盒机非常流行。 该盲盒声称有一定概率获得品牌手机或其他高价值产品吉祥物设计,每部售价35元。 在抢购大军中,庞源一口气买了6件,但只买到了一些枕套、垫套、水果叉等小件物品,而且市场价不到10元。

“消费者很难知道手机是否可以拆解,或者中奖概率是否真实。” 庞源说,现在,这种曾经在商场流行的盲盒机,因为“中标率太低”而消失了。

庞原曾经工作过的玩具店一直不温不火。 在盲盒最流行的时候,店主引进了十几个盲盒品牌,店里的生意确实好起来了。 “如果没有盲盒包装和隐藏噱头,恐怕没几个人会买。” 庞源说道。

天猫国际曾发布《95后玩家手把手购物清单》显示,每年有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有的消费者甚至每年花费100万元。 2020年底,泡泡玛特在港股上市,成为国内盲盒第一股,掀起了盲盒热潮。

一时间,盲盒似乎成为了一种能让产品畅销的“包装”。 乐飞的妈妈曾经给孩子们买过盲文具盒。 包装很漂亮,但里面的笔在市场上只卖两三块钱,盲盒的“套装”能卖到五六块钱。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盲盒市场的乱象。 800元的娃娃成本只有30元。

管理规范缺失导致混乱频发

有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以盲盒为代表的中国潮玩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478亿元。 盲盒改变了很多行业的销售模式,但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标准,导致鱼龙混杂、乱象频发。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隐藏盲盒甚至被炒到了天价,催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受利益驱动,某娃娃盲盒公司部分员工被曝“守卫偷窃”,私自拆开盒子进行二次包装销售。

另外,由于盲盒的信息不对称性较强,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盲盒销售假冒伪劣、过期产品,或者设定不退款、不换货的霸王条款等,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盲盒“马甲”实施诈骗犯罪。

2021年5月,志愿者在成都某快递点截获“宠物盲盒”160余个; 棒棒糖、巧克力豆等预包装食品; 近日,广州警方查获3个利用货到付款盲盒快递实施诈骗的团伙,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以上……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情况》显示,2021年,全国消协共受理消费投诉1044861件。 其中,“盲盒”因商家诱导消费、欺诈销售等重大问题成为投诉新热点。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盲盒”,得到1.9万余条投诉结果。 消费者表示,遇到了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盲盒诈骗、质量问题不可退款、热销盲盒涨价后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等问题。

合规指引为业务活动划定红线

“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盲盒的经营及其营销行为。不过,盲盒并不是监管盲区,也受到《民法通则》、《消法》等法律的约束。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食品浪费法。”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琪律师表示。

王钰琪解释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ip形象,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有权退货,但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除外。 如果消费者打开的盲盒不是自己喜欢的款式,声称7天内无理由退货一般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但如果盲盒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产品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消费者仍然有权向销售者追索民事法律责任,包括退款退货、赔偿损失等。如果商家提出盲盒售出不退不换,属于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近日,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盲盒套餐,引发抢购潮。 有些人为了收集一套完整的娃娃,会花费数万元购买100多个盲盒套餐。 王玉琪表示,《反食物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多点餐”。 如果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刺激消费者盲目消费,就已经造成了食物浪费。

王钰琪还表示,多次被曝光的宠物盲盒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和《邮政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编者注)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的; 如果商家以盲盒、以次充好、假货名义清货,同样构成欺诈。

“为了实现盲盒新业态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导规则,明确盲盒的营销方式和产品范围。” 王雨绮说道。

今年年初,上海发布了《上海盲盒经营合规指引》,要求商家明确盲盒抽取规则,并强调盲盒经营者应公开产品类型、开盒规则、产品数量等信息。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盲盒,并为盲盒经营活动设立红线。

近日,天津泡泡玛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在销售过程中未披露中奖概率和奖品数量,被罚款5万元。 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对当地一家经营盲盒业务的潮玩公司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立案调查。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消费者理性消费。 这才是盲盒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