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售后-作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能否保持全球地位?
近年来,泡泡玛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毕竟,市场已经熟悉了盲盒经济。 在舆论的不断解读和分析下,泡泡玛特的神秘面纱正在被层层剥开。 随着年报的披露,一些潜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翻阅财报发现,泡泡玛特不仅面临最大IP收入下降22%的情况,库存也增加了134%。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80后眼中,泡泡玛特只是00后的脆皮面条。 不过泡泡玛特的价格比干脆面贵,而且用的套路和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据悉,近日,有消息称泡泡玛特多款新品涨价,达到69元/盒。 这可能与今年业绩放缓有关,我们希望通过提价来改善业绩。 然而,涨价真的可行吗?
泡泡玛特能否维持其在全球的地位? 作为“盲盒第一股”,其上市三个月内市值几乎腰斩。 股价已从2月17日最高点107.6港元/股跌至最低点46.65港元/股。 ,市值剧烈波动。 直到3月底2020年财报发布,股价才见底。 截至5月5日,泡泡玛特股价一直在60港元/股左右波动。
库存增加134%
销售成本高达9.19亿元
4月以来,泡泡玛特推出的新系列盲盒陆续涨价。 五一探访朝阳、王府井等地多家泡泡玛特专营店发现,一禅小和尚(禅语山海)、SKULLPANDA(熊猫热潮)等多款新品均从由之前的59元调整为69元。 虽然这一次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但仍然引起了很多玩家的不满。 他们说,做工和价格已经不对等了。
针对此次涨价,部分玩家不再淡定。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质量控制、售后等问题。 有网友:Minico奇幻世界里的猪猪女孩太可爱了,但泡泡玛特请注意品控[破解]质量太差了[怒]好家伙59宝贝39的质量会太大了价格部分型号已增加至 69 个,以保持与以前相同的 49 个质量。 亲吻@POPMART泡泡玛特。
更有网友愤怒表示:#POPMARTpopMart[超话]#我家宝贝一直被留在箱子里一动不动,出来就是这样。 您认为这样涨价合理吗? @POPMARTpopMart
以上是微博网友对于此次涨价的态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4月2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泡泡玛特的投诉已达3540条。 投诉主要集中在延迟交货、不退款、产品返厂后无备件等有缺陷的情况。 不存在退款及其他问题。 据悉,2020年12月22日,泡泡玛特被曝存在盲盒二次销售。 据网友反映,在泡泡玛特济南店购买的盲盒封口处有黄胶痕迹,疑似被打开后转售。 随后,泡泡玛特回应称情况属实,5名员工违反规定,已被解除劳动合同,涉案产品已全部下架。
对此,泡泡玛特表示,由于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采取了涨价策略来应对成本上涨。 此外表情包设计,潮流玩具的设计更加精细,工艺更加复杂,这也导致成本增加。
不过,对于泡泡玛特的涨价,独立经济学家王持坤认为,此次涨价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业绩增长。 按照常规的商业逻辑,企业会通过降价促销来增加销量、提高市场份额; 价格上涨会减少需求并减少销量。 然而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并不是走寻常路,它面对的顾客是一群“猎奇尝试新事物+不走寻常路”的人。 泡泡玛特此次涨价,或许是针对其“不走寻常路”的一批顾客发起的“非常规”促销。
那么,泡泡玛特产品涨价是因为业绩下滑,还是仅仅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产品涨价呢? 我们通过分析泡泡玛特的财报数据就能找出真相。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宝玛特2020年全年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49.3%。 不过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售后,与近年来的高增速相比,泡泡玛特2020年的财报却相当难看。
据悉,泡泡玛特2018年至2020年总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25.5%、227.2%、49.3%。 回顾2017年至2020年四年营收,营收分别为1.581、5.145、16.834、25.1亿元。 虽然近年来营收业绩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但进入2020年之后,其业绩增速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93个IP,其中自有IP 12个、独家IP 25个、非独家IP 56个。 数据显示,公司自主产品(主要商品种类)占2020年总营收的85%,外部采购、代销等品类合计占比15%。 公司主要产品类型分为自有IP、独家IP和非独家IP,占比分别为39%、28.3%和17.7%。
此外,IP运营和创意设计一直是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进入2020年,旗舰产品Molly似乎不再那么受欢迎了。 2020年,IP Molly销售额全年下滑22%,下半年同比下滑。 13%。 不过,对于熟悉泡泡玛特的人来说,在所有IP中,《莫莉》可以说是泡泡玛特的王牌。
据了解,自2016年8月起,泡泡玛特开始销售Molly。 2018年,该IP国内销售额突破400万元,2019年达到700万元。 依靠这个IP的运作,泡泡玛特成功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莫莉一度成为泡泡玛特的代名词。 然而,自2018年以来,Molly的收入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盲盒官网售后,2017年至2020年,Molly IP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9.4%、62.9%、32.9%、14.2%。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销售成本近年来也持续上涨。 2020年,泡泡玛特销售成本达到9.19亿元,同比增长55%,超过同期营收增速,占年内营收的10%。 36%。 据悉,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泡泡玛特库存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底,泡泡玛特库存从2019年底的9600万件增至2.25亿件,同比增加了134%,计入销售成本的库存成本高达7.48亿元。
同时,正是由于库存大幅增加,其库存周转天数也从2019年的46天增加到78天,周转周期有所延长。 不过,对此,泡泡玛特表示,这是由于其业务扩张、IP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导致其商品需求增加。 因此,储备也相应增加。 此外,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注册会员总数从2019年的220万增至740万,新增注册会员520万,会员贡献了销售额的88.8%。 %,同比增长9.9%。
从注册会员数量来看,虽然泡泡玛特会员数量快速增长,但单位贡献却在下降。 2019年,泡泡玛特会员数量为220万,2020年,会员数量从520万增至740万。 当会员数量激增236.36%时,收入同比增长率仅为49.3%。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用户的消费意愿和持续消费能力正在逐渐减弱。 原因可能与市场上竞品较多有关。 面对同质化的产品,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逐渐下降。
新华社:盲盒不能盲目销售!
时尚赛道人满为患
“潮流玩具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香港设计师Michael Lau将自己独特的艺术灵感与雕塑和玩具相结合,融入街头时尚元素。至此,一款潮流玩具诞生了,而香港也成为了潮流玩家的大本营。” 潮流玩具爱好者李先生表示,说到底,泡泡玛特也是潮流品牌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过,李先生表示,或许是因为资本的过度介入,原本追求个性、时尚的泡泡玛特现在变得过于贪婪。 众所周知,传统时尚品牌通过限量销售或线下抽奖的方式制造稀缺性,但泡泡玛特盲盒方式与潮流玩具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饥饿营销方式。
据业内人士介绍,泡泡玛特的游戏规则是,在一系列盲盒中,会出现12个普通模型,每个模型出现的概率为1/12。 每12个盒子里就有一个隐藏物品,获胜的概率是1/144。 另外,有些系列还分为小隐藏款和大隐藏款。 对于有强迫症的收藏家来说,如果想集齐这个系列的所有盲盒,就必须不断花钱购买盲盒,直到全部集齐为止。
一位资深玩家告诉记者,其实盲盒产品就是人为制造稀缺性,然后利用制造出来的稀缺性来赚钱。 这样既可以避免消费者抢购,又可以避免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 销量流失。 这和当年风靡全国的“集卡”游戏、扭蛋潮流玩具是一样的。 核心是利用IP系列中隐藏角色的稀有性和中奖率较低的赌博模式作为提高赌注的手段。 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迎合了他们的“赌徒心态”。
除了饥饿营销手段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一些市场人士质疑“盲盒消费”的赌博性质。 市场呼吁规范商业模式,警惕消费陷阱。 2020年12月,新华社评论盲盒消费:“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潮’带来的成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异常消费。很多盲盒爱好者每年花掉很多钱。”俗话说“一进盲盒就深如海,钱包从此就成了路人”。他还呼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盲盒商业模式以免发育异常。
此后,中国消费者协会频频发布消费提示。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盲盒市场消费提示,指出目前盲盒商家主要存在四大问题:过度营销、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消费纠纷难以解决。 箱体经营者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产品款式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但涉及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必须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今年4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再次点名盲盒“概率”营销、讨价还价集点赞……十大不良经营行为曝光! 经营者利用销售过程中的好奇心和必胜心理,利用概率和算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比如盲盒经济、网络游戏抽奖等。盲盒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玩具、通讯产品、餐饮、机票、网络游戏、活体动物等多种类型。一些消费者沉迷于盲盒。盲盒产品和过度消费。
一些消费者为了收集全套产品,重复购买盲盒,花费了很多钱; 部分消费者购买的盲盒内容与宣传不符; 有的消费者打开后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吉祥物,有的收到后就已经损坏。 已拆解。 此外,随着盲盒走进大众视野,更多玩家进入市场,盲盒市场不再是一个小众市场。 饥饿营销只是市场饱和前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除了原有的潮流玩具企业外,其他行业的企业也涉足潮流玩具行业。 名创优品、三福等新零售企业已经开始推出低单价盲盒。 《乡村爱情》盲盒在淘宝优酷魔玩旗舰店正式上线。 上线6小时内,官方宣布首批预售盲盒已售罄。 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泡泡玛特此前的霸主地位已逐渐被打破。
有媒体曾将泡泡玛特和TOPTOY这两家门店的业绩最好进行比较。 泡泡玛特北京王府井APM店月销售额约为200万元,TOPTOY广州正佳广场店月销售额接近400万元,属于前者。 两次。 Mob研究院《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泡泡玛特2017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6.3%,市场份额暂时领先,但仅占8.5%。
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第二、第三企业分别占7.7%和3.3%,差距并不明显。 目前,潮流玩具行业竞争激烈,但行业长尾部分占比近80%。 预计我国盲盒行业将迎来至少五年的快速增长。 与此前圈层文化打造的盲盒红利期相比,随着大众对盲盒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IP的价值和体系受到市场的检验。 热点的切换、用户的粘性也在考验着泡泡。 马特真正的风险承受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