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抖音盲盒最贵的是什么-当你买盲盒时你在买什么? ——揭秘盲盒购买背后的心理机制

抖音盲盒最贵的是什么-当你买盲盒时你在买什么? ——揭秘盲盒购买背后的心理机制

几乎每个购买盲盒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他们仔细识别盒子里的声音表情包设计,并试图通过某些“技能”来选择自己期望的娃娃。

工作日晚上8点,三里屯的泡泡玛特店依然挤满了顾客。

年轻人正在挑选盲盒。

尝试找出成瘾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 例如,当一个人购买盲盒时,可能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购买和讨论盲盒,他需要通过参与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和接受,从而找到归属感; 盲盒过程中的人可能需要享受被关注的快乐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

今年2月出版的《玩潮:幸福就是正义》一书讲述了“潮玩大师”王景琪买盲盒从“入坑”到“疯狂”的真实故事:4年前的一天,王景琪买盲盒的真实故事下班路过公司附近的泡泡玛特店,看到店前挂着一张Molly Zodiac系列的宣传海报。 “海报上,一个老虎形状的娃娃,戴着红色肚兜,戴着虎帽,一双湖绿色的大眼睛,还有一张微微撅起的嘴。” 她被这个“不知道如何定义的塑料娃娃”深深吸引,第一次产生了想要拥有它的想法。

她走进店里,告诉店员她想要这只小老虎。 店员向她介绍了盲盒的玩法,于是她“随意买了一个”,然后又连续买了几个,于是她赢得了盲盒。 盒子里的“毒药”。 用她自己的话说,整个过程“让人上瘾”。

“不知道如何定义的塑料小人”究竟有何魔力让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疯狂购买盲盒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原理? 谈论行为成瘾时经常提到的“斯金纳盒子实验”和盲盒购买之间有什么联系? 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三里屯的泡泡玛特门店,还采访了博士生蒋思思。

解锁未知刺激: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周四晚上8点30分,盲盒店里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顾客看起来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 有年轻的情侣,有好闺蜜,有志同道合的好哥们,还有一些带着上小学孩子的年轻父母。 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个购买盲盒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他们站在某系列盲盒专柜前,拿起盒子,称一下里面的娃娃,用耳朵摇晃,仔细识别娃娃。 包厢里的声音同时议论着,试图通过某些“技能”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娃娃。 几乎没有人空手走开,每个人最终都会带着“这就是”的决心去收银台付款并立即打开行李。

据店员介绍,店里最畅销的盲盒是米老鼠系列,春节期间每天都会被抢购一空,因为迪士尼卡通陪伴了大多数人的童年,里面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人民的心; 其次是哈利。 波特系列及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的流行,让消费者对这一系列的娃娃造型感到更加熟悉。

王晶琪在抖音上拥有超过105万粉丝。 她在抖音平台上以“开箱盲盒”为主题的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0亿次,点赞量超过1200万。 她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分享打开盲盒的过程,每天都有人在等她更新。 她知道每个人想要的是解开未知事物的兴奋感:“粉丝们和你一样对解开的东西感到好奇。”

王静奇买盲盒最“疯狂”的经历是他收到8000元的奖励后直奔泡泡玛特。 他一口气挑了80个盲盒,花了4000多元。 王静琪算了一笔账,她花在盲盒上的钱足够买一辆中等价位的汽车了,不过这种情况在盲盒玩家中并不少见。 据《新京报》报道,2019年抖音盲盒最贵的是什么,有近20万人每人花费超过2万元收集盲盒,有的人为此每年花费近百万元。 社交媒体的发达也促进了盲盒系列的传播。 虽然单次购买盲盒的价格并不贵,但如果买“上瘾”,可能会“倾家荡产”。

有分析认为,氪金属的属性、可爱、定价适中、充分利用好奇心,是盲盒一诞生就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表示,盲盒的消费者大多是独生子女,追求陪伴感强,对设计之美、艺术性、小幸福感兴趣。

斯金纳盒子实验:买盲盒“上瘾”的秘诀

蒋思思表示,要理解盲盒的疯狂购买,就要了解人类主动行为背后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

博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设计了一系列“斯金纳盒”实验来揭示人类主动行为背后的秘密。 他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有按钮的盒子里,老鼠每按一下按钮,就会掉下一块食物; 一段时间后,老鼠学会了在饥饿时主动按下按钮来获取食物。 根据斯金纳的说法,食物“积极强化”了按下按钮的行为,导致小鼠建立按下按钮的行为来获取食物。 继续实验发现,即使没有食物掉落,小鼠仍持续长时间按下按钮; 经过数百次失败后,按钮行为终于消失了。

研究发现,对于动物和人类来说,行为的结果会影响行为的增减。 如果结果是有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加,这称为“正强化”; 如果结果是惩罚性的,行为就会减少。 称为“负强化”,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效果。

斯金纳还比较了两种通过奖励或惩罚建立行为方式的异同,发现惩罚可以更快地建立行为模式,但这种方式建立的行为消失得更快,而且一旦惩罚消失,行为就会消失。很快消失。 相比之下,通过正强化建立的行为更加稳定。 斯金纳得出的结论是抖音盲盒最贵的是什么,积极强化比惩罚更能有效地塑造行为。

在此基础上,斯金纳进一步调整了实验,使食物掉落和按钮行为之间的联系变得随机,按下按钮后食物就会概率性地掉落。 研究发现,即使食物没有掉落,老鼠也会继续按下按钮,而且这种行为消失得非常缓慢。

这项研究与购买盲盒有什么关系? 蒋思思指出,对于盲盒购买者来说,打开盲盒得到自己想要的娃娃是一种“奖励”,这会积极强化购买盲盒的行为。 不确定的购买结果就像以一定概率掉落的食物一样,使购买者无法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行为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

蒋思思认为,如果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成瘾行为,无论是烟、酒、毒品等物质成瘾,还是“性成瘾”等行为成瘾,它们都有相似的生物学机制。 人类动机相关的中脑边缘多巴胺奖励系统。 上述物质或行为最终会增加“奖赏系统”中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快乐,缓解不良情绪,这就带来了“成瘾”的可能。 奖励系统中多巴胺的释放越快、越容易,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大。

正常情况下,中脑的多巴胺奖赏系统是由大脑前额叶皮层调节的,青少年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比成年人成熟度较低,因此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当这四个特征出现时,我们要高度警惕“行为成瘾”

蒋思思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成瘾”,不能等同于精神科临床诊断中的“成瘾”,更不能说购买盲盒是一种成瘾行为。 但如果购买行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就必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或“非物质成瘾”的可能:

一是“明显过度”,比如与生活条件相比,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购买盲盒; 二是“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很不舒服,晚上失眠,甚至烦躁、烦躁、紧张、抑郁等。 三是“宽容度增加”,比如购买盲盒的频率逐渐增加,从一周买一个就满意,发展到一天买一个就安心,最后买了之后觉得舒服每天很多箱子; 第四是“负面后果”,比如买盲盒让自己入不敷出,骗父母要钱买盲盒,房间里到处都是盲盒,导致自己的生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我每天只想着买盲盒拆盲盒而不去参加其他娱乐活动,还有更严重的不良行为。

蒋思思指出,购买盲盒还有一个心理需要高度警惕,那就是为了盈利而购买盲盒,希望得到难得的隐藏款式,赚大钱。 要知道“以赢钱为目的,参加由机会决定胜负的游戏或者类似游戏的活动,就叫赌博”。 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蒋思思说,当你走进书店时,经常可以看到商业书籍区的书籍教你如何设计“让人上瘾”的产品; 而在金融市场上,生产“上瘾”产品的公司似乎更加乐观,有一种“要么用户上瘾,要么你输”的架势。 尤其是那些人工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盲盒,还有网络游戏、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等产品。 “这些产品可能比自然的未经设计的活动更强烈地刺激我们的中脑边缘多巴胺奖励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更多的多巴胺释放和更多的快乐(天上没有馅饼,小心馅饼是一个陷阱),并且可能更容易上瘾。 ”

蒋思思认为,大家没有必要“谈盲盒变色”。 如果不夸张的话表情包设计,盲盒抽奖其实和20年前方便面厂家的抽卡活动很相似——同样的盲图,同样的全套收藏,同样的讨论甚至与同学朋友分享。 收集盲盒作为一项有趣的活动,只需要适度即可。 但如果达到了“疯狂”购买,甚至成瘾的程度,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她建议年轻朋友,如果在购买盲盒时发现自己过度购买,容忍度增加,越买越多,造成不良后果,应及时警惕,“停止购买”。及时制止这种行为。 如果发现明知有害却无法阻止,可以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甚至可以到专业的精神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最后,尝试寻找成瘾行为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 例如,当一个人购买盲盒时,可能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购买和讨论盲盒,他需要通过参与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和接受,从而找到归属感; 盲盒过程中的人可能需要享受被关注的快乐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找到真正的需求,并以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满足它们,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蒋思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