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扫盲资料 >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温度-我花了8532元买了一整箱盲盒,但没有拿到隐藏的钱。 律师:虚假广告很难识别。

泡泡玛特盲盒官网温度-我花了8532元买了一整箱盲盒,但没有拿到隐藏的钱。 律师:虚假广告很难识别。

澎湃新闻记者 冯银伦

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他在京东购物平台“泡泡玛特京东自营旗舰店”订购了12整箱“DIMOO去哪儿”系列整箱,价值8532元,却收到了整箱。 但最终没有发现隐藏的资金。

该系列的宣传文字称“每生产108件产品,就有一件是隐藏型号”。 但律师指出,从盲盒产品页面标注的信息来看,很难认定商家进行了虚假宣传。

本文中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

盲盒爱好者买整盒抽“藏钱”

3月11日晚,有用户发帖称,自己于3月10日晚在京东购物平台“泡泡玛特京东自营旗舰店”订购了12整箱“DIMOO去哪儿”系列产品,单盲盒共108个。 用户默认为未开封的原盒。

据传递的交易单显示,整箱单价为711元,12箱合计8532元。 产品标注“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换货”。 11日上午,用户收到了满满一箱快递,上面贴着“请勿打开整箱”字样。 但让用户没想到的是,去掉所有盲盒后,发现没有隐藏模型。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交易记录以及收到的整箱包装。

该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个人介绍栏写着“塑料男爱好者”。 从过往交易记录截图来看,他曾多次购买过泡泡玛特不同系列的盲盒。

该用户购买的“DIMOO去哪儿系列”是泡泡玛特最新流行的盲盒。 该系列的官方广告上标注了一个小描述:“DIMOO去哪儿系列手办包括9款普通款和1款隐藏款。该盲盒系列产品的隐藏款概率是根据整个生产数量计算的。隐​​藏款模型生产比例为1:108,即“每生产108件产品,就有一件是隐藏模型”。

根据该用户上传的截图信息,她就此问题联系了京东平台泡泡玛特官方客服,但对方解释称“这款产品被隐藏的概率比较小”。 当用户明确表示自己购买的东西是整盒时泡泡玛特盲盒官网温度,“整盒里面肯定有一个隐藏的东西”泡泡玛特盲盒官网温度,但客服却回复道:“不是,你买的是12整盒,这是一个大盒子。”里面还藏着一个?” 发货人也不知道。”

该用户与泡泡玛特京东自营旗舰店客服的聊天记录。

对此,该用户质疑泡泡玛特在社交平台上的虚假宣传。 该用户写道,“有的盲盒链接写着‘12枪不是整盒’,但为什么不注明‘12枪不是整盒’?页面上写的1:108是不是在欺骗消费者?是否具有误导性?”是给消费者的吗?你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吗?我在泡泡玛特买了那么多盲盒,一点保障都没有吗?如果不是为了藏起来,顾客拍那么多有什么意义?你重复的盲盒??”

3月11日,该用户再次发帖称,“已投诉举报!等待结果”。 截图显示,他已向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该用户回复澎湃新闻称,正在等待进一步处理。

律师:很难判断商家是否做了虚假广告

上述用户的经历并非独一无二。 此前,也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在泡泡玛特线下门店购买了一整箱同系列产品。 隐藏产品的生产比例显示为1:144,但没有出现“隐藏产品”。

在上述用户的帖子下,一位盲盒爱好者留言称:“我无语了,投诉吧!!” “盒装物品一般都是隐藏的,但也有黑匣子,直播间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哎呀,很蛋疼。”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1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触发《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的通知(沪市场监管竞赛第10号)。 20220014)第九条:盲盒经营者应当展示产品类型、抽盒规则、产品分布、产品数量、隐藏提款概率、产品价值范围以及各系列可抽奖次数、金额限额等关键信息向外界公开,确保消费者购买前知情。盲盒经营者不得通过后台操控改变提取结果、随意调整提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通过折扣、回购、调换等方式拒绝或故意拖延盲盒的发行,不允许出现空盒。

那么,如果整箱购买后都找不到“隐藏”,是否是商家在进行虚假宣传呢?

北京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告诉澎湃新闻,从消费者发布的截图来看,泡泡玛特盲盒的经营者已经注意到“该盲盒系列产品存在隐藏物品的概率。 它是根据总生产数量制定的。 隐藏物品的生产比例为1:108,即每生产108件产品,就有一件隐藏物品。”这清楚地表明,购买一整箱并不意味着隐藏物品就可以去除。因此,从泡泡玛特盲盒产品页面标注的信息,很难认定商家进行了虚假宣传。

刘凯认为,在识别虚假宣传时吉祥物,应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相关公众的普遍关注程度、误解发生的事实以及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识别误导性虚假宣传。

北京云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吴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文字描述其实是在考验消费者的语言理解水平和数学水平。”

DIMOO去哪儿系列产品页面标签信息。

“万物皆可盲盒”越来越流行,其背后的乱象引发社会热议。 今年“3月15日”期间,盲盒问题也被“点名”。

央视财经报道称,800元的娃娃盲盒实际成本仅为30元。 其背后,是商品价格虚高,导致过度消费、产品质量低劣。 此外,消费者沉迷于“隐藏物品”的拆箱游戏,一名消费者一次性花费10494元购买了106个盲盒包装。

在某投诉平台上,以“盲盒”为关键词,2021年投诉量超过9000条,涉及多个行业。 与“泡泡玛特”相关的投诉7519起表情包设计,主要包括质量问题、退款问题等。

工商信息显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并于2020年12月11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盲盒第一股”。